晚知直語觸憎嫌,深藏幽寺聽鐘磬
出自宋代黃庭堅《寄題榮州祖元大師此君軒》:
王師學琴三十年,響如清夜落澗泉。
滿堂洗盡箏琶耳,請師停手恐斷弦。
神人傳書道人命,死生貴賤如看鏡。
晚知直語觸憎嫌,深藏幽寺聽鐘磬。
有酒如澠客滿門,不可一日無此君。
當時手栽數寸碧,聲挾風雨今連云。
此君傾蓋如故舊,骨相奇怪清且秀。
程嬰杵臼立孤難,伯夷叔齊采薇瘦。
霜鐘堂上弄秋月,微風入弦此君悅。
公家周彥筆如椽,此君語意當能傳。
注釋參考
直語
(1).沒有藻飾的語言。 晉 葛洪 《抱樸子·黃白》:“且此內篇,皆直語耳,無藻飾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諺者,直語也。喪言亦不及文,故弔亦稱諺?!?唐 殷璠 《河岳英靈集》:“至如 曹 劉 詩多直語,少切對,或五字并側,或十字俱平?!?/p>
(2).正直的語言。 宋 曾鞏 《地動》詩:“祖宗威靈陛下圣,安得直語聞明堂?!?/p>
憎嫌
厭惡;埋怨。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夷言聽未慣, 越 俗循猶乍。指摘兩憎嫌,雎盱互猜訝。”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招了箇女壻……每日只是吃酒,我這女孩兒,好生憎嫌他。”《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更有一節(jié)苦處,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氣,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污穢衣服,還要憎嫌洗得不潔浄,加一場咒駡?!?老舍 《駱駝祥子》三:“可是 祥子 不憎嫌它們,不管它們是怎樣的不體面,到底是些活東西?!?/p>
鐘磬
(1).鐘和磬,古代禮樂器。《周禮·春官·小胥》:“凡縣鐘磬,半為堵,全為肆?!?鄭玄 注:“鐘磬者,編縣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謂之堵。鐘一堵,磬一堵,謂之肆?!?晉 張華 《博物志》卷四:“ 漢 末喪亂,絶無金石之樂。 魏武帝 至 漢中 ,得 杜夔 舊法,始復設軒懸鐘磬?!?宋 蔡夢弼 《草堂詩話》卷一:“ 郭受 寄 杜 云:‘春興不知凡幾首。’ 杜 答云:‘藥裹關心詩總廢。’皆如鐘磬在簴,扣之則應?!?/p>
(2).佛教法器。 金 王庭筠 《超化寺》詩:“隔竹微聞鐘磬音,墻頭脩緑冷陰陰?!?/p>
(3).指鐘、磬之聲。 金 趙亮功 《甘露寺》詩:“別后聞鐘磬,山陰空夕陽?!?/p>
(1).鐘和磬。古代禮樂器。《禮記·檀弓上》:“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有鐘磬而無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史記·樂書》:“然后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p>
(2).鐘和磬。借指禮樂。 清 歐榘甲 《新廣東》五:“ 滿清 之入關,孰不有 漢 人為之功狗,以剗滅銷磨華種,以奉異族之鐘磬哉!”
(3).鐘和磬。佛教法器。 唐 岑參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詩:“猿鳥樂鐘磬,松蘿泛天香。” 巴金 《秋》二五:“他走到家不過五六十步的光景,忽然一陣鐘磬聲和念佛聲送進他的耳里來?!?/p>
黃庭堅名句,寄題榮州祖元大師此君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