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尤袤《別林景思》:
二年無德及斯民,獨喜從游得此君。
囊乏一錢窮到骨,胸蟠千古氣凌云。
論交卻恨相逢晚,別袂真成不忍分。
后夜相思眇空闊,尺書應(yīng)許雁知聞。
注釋參考
后夜
后半夜。 唐 劉長卿 《喜鮑禪師自龍山至》詩:“猿聲知后夜,花發(fā)見流年?!?宋 梅堯臣 《依韻和劉六淮潮》:“后夜人無寐,遙聽入浦聲?!?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任懷仁》:“后夜忽見形云。我家明日當(dāng)除服作祭?!?/p>
相思
相思 (xiāngsī)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lovesickness;yearning between lovers空闊
空闊 (kōngkuò) 廣闊而沒有阻礙視線的東西 open;spacious 平野空闊尺書
(1).指書籍。古代簡牘的長度有一定規(guī)定,官書等長二尺四寸,書非經(jīng)律者,短于官書,稱為短書。 漢 王充 《論衡·書解》:“ 秦 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具在?!薄段倪x·應(yīng)璩<百一詩>》:“文章不經(jīng)國,筐篋無尺書。” 李善 注引 劉向 《新序》:“府庫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簡書。”
(2).指書信。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 越王 悅兮忘罪除, 吳王 歡兮飛尺書。” 唐 劉滄 《留別崔澣秀才昆仲》詩:“對酒不能傷此別,尺書憑雁往來通?!?清 顧炎武 《寄李生云霑時寓曲周僧舍課子衍生》詩:“歲晚 漳河 朔雪霏,僕夫持得尺書歸?!?郁達夫 《將之日本別海棠》詩之二:“半偈偶題 蘇玉局 ,尺書煩寄 謝公墩 ?!?/p>
(3).指詔書。《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北魏<僧令法師墓志銘>》:“見重 高帝 ,尺書屢發(fā)?!?宋 陳善 《捫虱新話·林子山詩》:“輕薄子猶誦其出山詩云:‘尺書中夜至,清曉即揚鞭?!?明 宋濂 《淵穎先生傳》:“此小丑耳,何必上勤王師,使某持尺書諭之足矣?!?/p>
應(yīng)許
答應(yīng),允許。 清 李漁 《意中緣·設(shè)計》:“你就要辭也辭不脫了,落得做個人情,應(yīng)許了罷?!?廬隱 《兩個小學(xué)生》:“還有他爹縱著他,說甚么請愿是法律應(yīng)許的行為,不能干涉啦。” 冰心 《斯人獨憔悴》:“看他們請愿的條件,哪一條是辦得到的?就是都辦得到,政府也決然不肯應(yīng)許,恐怕啟學(xué)生干政之漸。”
知聞
(1).知悉;知道。 三國 魏 鍾會 《檄蜀文》:“各具宣布,咸使知聞?!?唐 姚合 《送宋慎言》詩:“童稚便知聞,如今只有君?!?/p>
(2).通知,告知。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王遽謂曰:‘親家翁職守北土,信問不絶。卿但具書狀知聞,未用便來。’”
(3).消息。 唐 張鷟 《游仙窟》:“思神仙兮不可得,覓 十娘 兮斷知聞?!?/p>
(4).交結(jié);交往。 唐 杜牧 《宣州留贈》詩:“為報眼波須穩(wěn)當(dāng), 五陵 游蕩莫知聞?!?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四:“﹝ tang{1|1}子西 ﹞后以黨禍謫 羅浮 ,作詩云:‘説與門前白鷺羣,也須從此斷知聞,諸公有意除鉤黨,甲乙推求恐到君?!薄都魺粜略挕矍鋫鳌罚骸版?羅氏 也。感君想念,雖在幽冥,實所惻愴,是以今夕與君知聞耳?!?/p>
(5).朋友。 唐 白居易 《黃石巖下作》詩:“教他遠親故,何處覓知聞?!?宋 陸游 《舟中作》詩:“湖海飄然避世紛,汀鷗沙鷺舊知聞。”
尤袤名句,別林景思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