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對移時親斧扆,隨行兼兩載圖書
出自宋代楊億《水部何郎中知鄂州》:
褒博衣冠漢大儒,三千奏牘到宸居。
郎官起草歸華省,女史焚香伴直廬。
出守新恩龜顧印,趨朝舊路雉隨車。
便分符竹從鸞掖,應(yīng)有壺漿待隼旟。
賜對移時親斧扆,隨行兼兩載圖書。
淮南落木搖鞭裹,湓浦分風(fēng)掛席初。
郡閣平窺漢陽樹,盤餐頻薦武昌魚。
聚徒南郡傳經(jīng)盛,攜妓東山退食馀。
天闕九重懸夢想,江關(guān)百戰(zhàn)見邱墟。
清曹祖德詩人后,時寄新吟一起予。
注釋參考
賜對
帝王召見臣子對答問題。 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臣愚不敏,蒙恩賜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列朝一·召對》:“先是 憲宗 以天語微吃,以故賜對甚稀。” 清 胡天游 《特贈太仆卿周公墓志銘》:“制下所部,擇賢才吏,勝治劇者,上公名,得召見賜對,稱旨?!?/p>
移時
經(jīng)歷一段時間?!逗鬂h書·吳祐傳》:“ 祐 越壇共小史 雍丘 、 黃真 歡語移時,與結(jié)友而別。” 五代 王周 《會噲岑山人》詩:“略坐移時又分別,片云孤鶴一枝笻?!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ぢ尻柸钟洝罚骸耙茣r之間,就壇前起一陣大風(fēng)。” 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四:“無日不詔入,語必移時?!?/p>
斧扆
亦作“ 斧依 ”。古代帝王朝堂所用的狀如屏風(fēng)的器具,以絳為質(zhì),高八尺,東西當(dāng)戶牖之間。其上有斧形圖案,故名?!兑葜軙っ魈谩罚骸疤熳又?,負(fù)斧扆,南面立?!薄秲x禮·覲禮》:“天子設(shè)斧依於戶牖之閒。” 鄭玄 注:“依,如今綈素屏風(fēng),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 唐 李白 《寓言》詩之一:“ 周公 負(fù)斧扆, 成王 何夔夔?!?清 黃宗羲 《徐公神道碑銘》:“千秋萬歲,光芒斧扆?!?/p>
隨行
隨行 (suíxíng) 跟著別人走;跟隨 follow 隨從人員 entourage兼兩
不止一輛車。兩,車輛?!逗鬂h書·吳祐傳》:“ 恢 欲殺青簡以寫經(jīng)書。 祐 諫曰:‘……此書若成,則載之兼兩。’” 清 顧炎武 《浯溪碑歌》:“匪煩兼兩載,不用金玉裝,攜此一紙書,存之貯青箱。”
謂有兩人。 唐 杜甫 《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神翰 顧 不一,體變 鐘 兼兩?!?仇兆鰲 注:“ 顧野王 奇字皆通,有 虔 而 顧 不止一矣。 鐘繇 、 鐘會 父子善書,有 虔 而 鐘 可兼兩矣。”
圖書
圖書 (túshū) 泛指書籍 books 圖書目錄 圖籍。指疆域版圖與戶籍等簿冊 atlas 指圖章或圖章的印記 seal 刻兩方圖書?!度辶滞馐贰? 指河圖洛書 chart 圖冊 picture album楊億名句,水部何郎中知鄂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