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剛中《送林懿成解兵掾》:
公喻如龍媒,秋游身有神。
暫此地上行,氣壓凡馬群。
我喻如麋鹿,野性不受馴。
帶迫到城市,邇邇常畏人。
自知兩相懸,無以追后塵。
故其拜曲謁,曠廢不及頻。
時節(jié)清夜夢,論議容相親。
公今瓜過期,行色催車輪。
窮達(dá)稍異趣,細(xì)歡復(fù)何辰。
悔不忘鄙陋,日為門下賓。
周旋奉誨語,藥此傷敗身。
追念已無及,扳緣寧有因。
但能惻兩耳,聽公登要津。
上固知倪寬,俗吏徒云云。
注釋參考
麋鹿
麋鹿 (mílù) 亦稱“四不像”。中國著名的特產(chǎn)動物,但野生的早已滅絕,現(xiàn)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獵苑的孑遺,特征是尾特別長,眉杈特別發(fā)達(dá),形成主杈模樣 mi-lu 麋鹿?jié)M之?!赌印す敗?取其麇鹿?!蹲髠鳌べ夜辍?h3>野性野性 (yěxìng) 粗野的性情 wild nature;unruliness鄭剛中名句,送林懿成解兵掾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