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思謠俗在,余論宴堂空
出自宋代蔡襄《司徒侍中宋宣獻公挽詞五首》:
洛宅初開府,非才辱顧隆。
遺思謠俗在,余論宴堂空。
已矣蒼生望,嗟乎吾道窮。
豈惟懷舊德,一慟向春風。
注釋參考
遺思
(1).猶懷念。 漢 秦嘉 《留郡贈婦》詩之三:“何用敍我心,遺思致款誠?!?漢 劉楨 《公燕》詩:“遺思在玄夜,相與復翱翔。” 晉 陸機 《赴洛道中作》詩之一:“永嘆遵北渚,遺思結(jié)南津?!?/p>
(2).謂死者身后人們對他的懷念。 宋 梅堯臣 《南陽謝紫微挽詞》之三:“里社當存祀,邦人定立碑。還同 羊叔子 ,罷市見遺思?!?元 袁桷 《憶昔》詩之二:“《凱風》有遺思,愿言繼餘芳?!?明 張居正 《恭述祖德》詩:“太平十八祀,萬姓有遺思?!?/p>
(3).指死者留下令人懷念之物。《宋書·黃回傳》:“先朝御服,猶有二輿,弓劍遺思,尚在車府?!?/p>
(4).猶留意?!逗鬂h書·文苑傳上·杜篤》:“今天下新定,矢石之勤始瘳,而主上方以邊垂為憂,忿葭萌之不柔,未遑於論都而遺思 廱州 也?!?李賢 注:“遺猶留也。”
謠俗
謠俗 (yáosú) 指風俗習慣 customs 謠俗被服?!妒酚洝へ浿沉袀鳌?h3>余論(1).識見廣博之論;宏論。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問 楚 地之有無者,愿聞大國之風烈,先生之餘論也?!薄端螘ぶ芾蕚鳌罚骸拔犭m疲冗,亦嘗聽君子之餘論,豈敢忘之?!?宋 蘇軾 《答范景山書》:“久不聞餘論,頑鄙無所鐫發(fā),恐遂汩沒於流俗矣?!?/p>
(2).前人傳留下的言論。《晉書·儒林傳序》:“擯 闕里 之典經(jīng),習 正始 之餘論?!?南朝 梁 劉孝標 《重答劉秣陵詔書》:“緒言餘論,藴而莫傳?!?/p>
(3).指一言半語。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攀其鱗翼,丐其餘論?!?唐 徐晶 《贈溫駙馬汝陽王》詩:“疇昔承餘論,文章幸濫推?!?宋 陳善 《捫虱新話·西門豹宋均優(yōu)劣》:“用此事與 均 令娶巫家女事同,豈 均 暗合 孫吳 耶?抑亦盜其故智餘論乎?”
(4).指閑言碎語。 明 劉基 《御賜歸老青田詔書》:“卿善為忠者,所以不辨而趨朝,一則釋他人之餘論,況親君之心甚切,此可謂不潔其名者歟?惡言不出者歟?”
蔡襄名句,司徒侍中宋宣獻公挽詞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