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弼《鄱陽湖四十韻》:
巨浸連吳越,高躔直斗牛。
玄明開別府,江伯匯支流。
象緯元精逼,神奸秘怪裒。
番君疏帶礪,彭蠡壯襟喉。
赴隙如無地,憑壖忽有州。
津涯逾寫潤(rùn),窟宅定刳幽。
島認(rèn)瀛鰲戴,濤疑陣馬蒐。
珠跳憐雨駛,鏡滑識(shí)風(fēng)收。
樹帶喬枝隱,山余短碧浮。
窺覘疲罔象,睥睨忲陽侯。
漾月都迷皓,蒸云間作油。
涵濡均藻荇,冗長(zhǎng)到{中八兩邊各一點(diǎn)}鰍。
蜃幻明噓閣,龍腥夜拔湫。
萬尋縣圃玉,一帶洞庭秋。
盈縮知誰紀(jì),吞并似力揫。
鯉矜封赤鯶,龜笑斥朱眸。
嵌竇扶桑齧,珍文匠石鎪。
鷗群馴野客,蚖肆傲潛虯。
罟數(shù)筐零霰,檣輕弩激鍭。
孰分浮瓠澨,或訝繞蛇丘。
弦索延商婦,舽艭送莫愁。
陶朱誠(chéng)得策,神禹想遺憂。
端稱潺湲弄,非無隱伏搜。
豆分高下渚,葦視去來舟。
血脈乾坤活,瘡痍稼穡瘳。
披猖包息壤,瑣碎略浮漚。
蓮女嬋娟棹,漁郎芼燥甌。
有人搴繡被,無客傲鹴裘。
貨貝窮乾沒,醪羞肅丐求。
束枯論沃釜,戒覆比傾辀。
眾水杯盂外,他年吐納尤。
鵲填功未議,鯨吸志應(yīng)酬。
何事輕思濟(jì),吾防果未周。
阽危心骨醉,飄泊面顏羞。
敢計(jì)乘桴去,何知戴笠游。
片帆真擾擾,只影轉(zhuǎn)悠悠。
卑溼嗟梁傳,星霜掛魏牟。
勞歌慚儒子,破簏付平頭。
烏豉緣莼置,黃糧為鱠謀。
清螺取歸日,穩(wěn)棹聽夷猶。
注釋參考
弦索
(1).弦樂器上的弦。指弦樂器。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夜半月高弦索鳴, 賀老 琵琶定場(chǎng)屋?!?唐 顧云 《池陽醉歌贈(zèng)匡廬處士姚巖杰》詩:“弦索緊快管聲脆,急曲碎拍聲相連?!?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游紀(jì)盛》詩:“簫笛弦索齊奏,氣球直於蒼穹?!?/p>
(2). 金 元 以來,北方戲曲或曲藝多以絲弦樂器伴奏,后人因以“弦索”為北曲的代稱。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也稱《弦索西廂》。 明 沉寵綏 有《弦索辨訛》三卷。
絃索:同“ 弦索 ”。 1.樂器上的弦。多用作弦樂器的總稱。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夜半月高絃索鳴, 賀老 琵琶定場(chǎng)屋。” 宋 周邦彥 《解連環(huán)》詞:“燕子樓空,暗塵鎖、一牀絃索?!眳⒁姟?弦索 ”。
(2).彈奏弦樂。 宋 蘇軾 《虢國(guó)夫人夜游圖》詩:“宮中羯鼓催花柳, 玉奴 絃索 花奴 手?!?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曲·弦索入曲》:“予幼時(shí),猶見老樂工二三人,其歌童也俱善絃索,今絶響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鞏仙》:“ 惠 雅善歌,絃索傾一時(shí)。”
(3). 金 元 以來常稱用琵琶、三弦等弦樂伴奏的戲曲、曲藝為“絃索”。一般多指北曲。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孟子·離婁上篇一》:“於今世俗之樂,則南以拍板,北以絃索。”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三:“數(shù)年以來,如 雙珠 之崑腔, 潤(rùn)寶 之絃索,并有盛名。”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中》:“ 明 清 兩朝,南曲為盛,中 清 以后,曲就衰微。其行世者,鼓辭絃索諸調(diào),聲益變而辭益紛?!眳⒁姟?弦索 ”。
舽艭
船名。
莫愁
古樂府中傳說的女子。一說為 洛陽 人,為 盧 家少婦。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 河 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 女兒名 莫愁 ……十五嫁為 盧 家婦,十六生兒字 阿侯 。”另一說為 石城 人(在今 湖北省 鍾祥縣 )?!杜f唐書·音樂志二》:“ 石城 有女子名 莫愁 ,善歌謡,《石城樂》和中復(fù)有‘莫愁’聲,故歌云:‘ 莫愁 在何處? 莫愁 石城 西,艇子打兩槳,催送 莫愁 來?!?宋 周邦彥 《西河·大石金陵》詞:“斷崖樹,猶倒倚, 莫愁 艇子曾繫。” 清 孫枝蔚 《無題次彭駿孫王貽上韻》之十一:“刻工不善雕 秦史 ,畫手安能寫 莫愁 ?!?郁達(dá)夫 《春江感舊》詩之一:“泥落可憐雙燕子,低飛猶傍 莫愁 家。”
周弼名句,鄱陽湖四十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