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詩寫作聚米圖,歸來為我一指畫
出自宋代黃庶《送李室長慶州寧覲》:
我愛孟堅文學(xué)飽,持筆去作將軍客。
鋪張大漢征北功,手?jǐn)y直上燕然刻。
千載事掛單于眼,至今猶若擒白黑。
幾年羌夷瘡一方,窟穴未掃壯士瘠。
我生南方長詩書,愛國區(qū)區(qū)肺如炙。
欲于塞外勒姓名,往往夜夢賀蘭石。
一來長安事刀筆,駑駘不展芻粟力。
峨峨李公邦之梓,聲載百郡理霹靂。
今年權(quán)佩慶州印,上馬威至吞秋色。
羌夷奔走若奴婢,{嫠女換力}面童子嗔可摑。
白頭慶民能記數(shù),前時太守有陰德。
試求園中手栽樹,邊人應(yīng)作甘棠惜。
老幼事公如父兄,妥貼不敢相干極。
子來別我省塞上,霜風(fēng)漸著邊樹赤。
塵埃恨絆不得往,安得鑽肩生羽翼。
子今才華筆端富,山川去入風(fēng)雅國。
黃云白草牛羊肥,區(qū)落雞犬晴歷歷。
將詩寫作聚米圖,歸來為我一指畫。
注釋參考
寫作
寫作 (xiězuò) 創(chuàng)作作品 write;compose聚米
(1).《后漢書·馬援傳》:“ 援 因説 隗囂 將帥有土崩之埶,兵進(jìn)有必破之狀。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埶,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劃形勢,運(yùn)籌決策。 北周 庾信 《太子少保豆盧公神道碑》:“城壘畫地,山林聚米。” 唐 劉知幾 《史通·點煩》:“是以聚米為谷,賊虜之虛實可知;畫地成圖,山川之形勢易悉?!?明 陳瑚 《李映碧廷尉遺地圖》詩:“入 關(guān) 無復(fù) 蕭丞相 ,聚米空思 馬伏波 ?!?清 錢謙益 《<佟氏幽憤錄>序》:“時 佟公 為諸生與同舍 楊生 崑仁 籌邊料敵,畫灰聚米,慨然有掃犁之志?!?/p>
(2).米堆。形容矮小。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登月館以望四海三山,皆如聚米縈帶者矣。”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北臨 恒碣 ,猶如聚米;南望 荊衡 ,纔同覆簣。”
歸來
歸來 (guīlái) 返回原來的地方 return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宋· 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唐· 杜甫《兵車行》為我
戰(zhàn)國 時期 楊朱 主張的“損一毫利天下不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學(xué)說?!睹献印けM心上》:“ 楊子 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指畫
指畫 (zhǐhuà) 用手指指;指點 point at 孩子們指畫著,“看,飛機(jī)!三架!又三架!” 以手代筆,蘸墨作畫 to draw with finger,nail or palm 用指畫出的國畫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drawn in this special way黃庶名句,送李室長慶州寧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淘金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