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書志示子聿》:
誤上蓬山亦已叨,所悲故里隔胥濤。
還家未失屠羊業(yè),報國元無汗馬勞。
載筆敢言宗史漢,閉門猶得讀莊騷。
小兒愿與翁偕隱,正恐聲名未易逃。
注釋參考
載筆
(1).攜帶文具以記錄王事?!抖Y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 鄭玄 注:“筆,謂書具之屬?!?孔穎達 疏:“史,謂國史,書録王事者。王若舉動,史必書之;王若行往,則史載書具而從之也?!?南朝 齊 謝朓 《始出尚書省》詩:“趨事辭宮闕,載筆陪旌棨。” 清 張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雜ji{1-1}元韻》:“從知蒐獵關(guān)戎政,載筆還須付 馬 枚 ?!?/p>
(2).借指史官?!缎绿茣ゑ宜炝紓鳌罚骸皩υ唬骸氐啦蝗缡毓?,臣職載筆,君舉必書?!?宋 蘇軾 《賜翰林學士中大夫兼侍讀趙彥若辭免國史修撰不允詔》:“卿學世其家,宜居載筆之地;官宿其業(yè),已奏殺青之書?!?章炳麟 《信史上》:“近古之載筆者,固未有若 遷 固 者矣?!?/p>
南 北朝 時,韻文稱文,散文稱筆。后以載筆指史傳、制疏、表奏一類文字。《梁書·任昉傳》:“ 昉 雅善屬文,尤長載筆?!?明 徐賁 《送曾伯滋赴西河將幕》詩:“知公能載筆,草檄報邊聲?!?劉師培 《論說部與文學之關(guān)系》:“然艸野載筆,黑白混淆,優(yōu)者足補史冊之遺,下者轉(zhuǎn)昧是非之實。”
敢言
(1).敢于進直言。《國語·魯語下》:“夫外朝,子將業(yè)君之官職焉;內(nèi)朝,子將庀 季氏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新唐書·郝處俊傳》:“ 處俊 資約素,土木形骸,然臨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議論諄諄,必傅經(jīng)義?!?/p>
(2).冒昧陳述。《戰(zhàn)國策·秦策一》:“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臣敢言往昔?!?/p>
史漢
《史記》《漢書》的并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張茂先 論《史》《漢》,靡靡可聽?!?唐 高適 《遇盧明府有贈》詩:“胸懷豁清夜,《史》《漢》如流泉?!?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嘗見 董 對客猶談?wù)h《史》《漢》,評隲 遷 固 短長,亹亹不少休。”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三國志》在《史》《漢》的經(jīng)驗基礎(chǔ)上完成,號為良史?!?/p>
陸游名句,書志示子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