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塵甑屢空,戛釜聲不免
出自宋代朱翌《讀杜詩至減米散同舟路難思共濟(jì)舟人偶來告饑》:
老翁起布衣,詩史天下選。
眼中無全牛,萬象轉(zhuǎn)綮窽。
曹劉知幾輩,波瀾付一卷。
凄其憂世心,妙若醫(yī)國扁。
惜哉無孔子,不得并墳典。
豹露管中斑,吾猶及淺淺。
歲月走江淮,冷淡空盤盞。
諸子不見味,咀嚼必禁臠。
遺編過三復(fù),奧義見百遍。
長言起清風(fēng),竦立侍冠冕。
減米散同舟,讀已事在眼。
吾豈監(jiān)河侯,不救在陳患。
生塵甑屢空,戛釜聲不免。
迢迢千里程,與汝共艱嶮。
雖無百丈牽,雇有眾力挽。
原學(xué)平原公,試草乞求米簡。
更問偕來人,恐有蔡明遠(yuǎn)。
注釋參考
塵甑
《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冉》載, 桓帝 時(shí)以 冉 為 萊蕪 長,因遭母憂,不到官,結(jié)草室而居?!八箚温?,有時(shí)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 范史云 ,釜中生魚 范萊蕪 。’”后因以“塵甑”為形容清貧之典。 宋 范成大 《春寒即事留游子明王仲顯》詩:“笑我生塵甑,慚君有意袍;故人能少駐,門徑久蓬蒿?!?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一員官》:“夫人從容曰:‘君塵甑猶昔,何老誖不念子孫耶?’”
屢空
(1).經(jīng)常貧困。謂貧窮無財(cái)?!墩撜Z·先進(jìn)》:“ 回 也其庶乎!屢空。” 何晏 集解:“言 回 庶幾圣道,雖數(shù)空匱而樂在其中?!?晉 陶潛 《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詩:“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清 袁枚 《續(xù)新齊諧·受私橋》:“ 臨安府 張大興 李二 為莫逆交, 李 家雖屢空,然賦性不茍,故 張 重之?!?/p>
(2).多次空了。 宋 蘇軾 《趙清獻(xiàn)公神道碑》:“令皆喜,爭盡力, 虔 事為少,獄以屢空?!?/p>
不免
不免 (bùmiǎn) 免不了;難免 unavoidable 這段公路太窄,往來車輛有時(shí)不免擁塞朱翌名句,讀杜詩至減米散同舟路難思共濟(jì)舟人偶來告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代號鳶(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