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邦彥《留客住》:
嗟烏兔。
正茫茫、相催無定,只恁東生西沒,半均寒暑。
昨見花紅柳綠,處處林茂。
又睹霜前籬畔,菊散馀香,看看又還秋暮。
忍思慮。
念古往賢愚,終歸何處。
爭似高堂,日夜笙歌齊舉。
選甚連宵徹晝,再三留住。
待擬沈醉扶上馬,怎生向、主人未肯交去。
注釋參考
往賢
前賢;先賢。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jiān)三年策秀才文》之二:“德慚往賢,業(yè)優(yōu)前事?!薄读簳ね馐總鳌ず吸c》:“此蓋前代盛軌,往賢所同?!?隋 許善心 《<神雀頌>序》:“微臣慙於往賢,逢時盛乎曩代。”
終歸
終歸 (zhōngguī) 到底;畢竟 after all;in the end 他們終歸還是決定從陸路走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周邦彥名句,留客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