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澄如悟道,為照客心迷。
出自唐朝王昌齡《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林寺以詩寄之》
江路經(jīng)廬阜,松門入虎溪。
聞君尋寂樂,清夜宿招提。
石鏡山精怯,禪枝怖鴿棲。
一澄如悟道,為照客心迷。[一作孟浩然詩]
注釋參考
悟道
悟道 (wùdào) 領(lǐng)會道理,佛教指領(lǐng)會佛理 grasp the truth 悟道成佛客心
(1).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漢 王粲 《家本秦川貴公子孫遭亂流寓自傷情多》詩:“ 沮 漳 自可美,客心非外奬。常嘆詩人言,式微何由歸。” 南朝 齊 謝朓 《暫使下都夜發(fā)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 大江 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guān)山近,終知反路長?!?唐 韓翃 《和高平朱參軍思?xì)w作》:“一雁南飛動客心,思?xì)w何待秋風(fēng)起。” 金 元好問 《永寧南原秋望》詩:“烽火苦教鄉(xiāng)信斷,砧聲偏與客心期?!?趙樸初 《木蘭花慢·科倫坡海濱旅館聽潮》詞:“一夜客心如水,波濤萬里鄉(xiāng)情?!?/p>
(2).與本心相對之心。 清 唐甄 《潛書·法王》:“是故古人之心,如鏡蒙塵;今人之心,如珠投海。本心既亡,客心篡入而為之主;嗜慾內(nèi)膠,人己外隔。”
王昌齡名句,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林寺以詩寄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