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箋傳后學(xué),古訓(xùn)發(fā)先儒
出自宋代劉克莊《雜詠一百首鄭司農(nóng)》:
新箋傳后學(xué),古訓(xùn)發(fā)先儒。
不擬狂年少,燈前罵老奴。
注釋參考
箋傳
注釋,解說文義。 宋 歐陽修 《讀書》詩:“篇章異句讀,解詁及箋傳。” 宋 葉適 《徐德操<春秋解>序》:“蓋箋傳之學(xué),惟《春秋》為難工?!?/p>
后學(xué)
后學(xué) (hòuxué) 學(xué)問居于人后的學(xué)者、讀書人(多作謙詞) I;your pupil;a scholar of younger age 宜為章句,以悟后學(xué)?!逗鬂h書·徐防傳》古訓(xùn)
古訓(xùn) (gǔxùn) 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準(zhǔn)則 ancient maxims or precepts 問他為什么,他總是說古訓(xùn)如此先儒
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晉 杜預(yù) 《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先儒所傳,皆不其然。”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書證》:“先儒解釋皆云:水草,圓葉細(xì)莖,隨水淺深?!?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辨經(jīng)》:“先儒所見,適與前人暗合,而非有所祖述。”《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道:‘……此五省讀書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書案上,香火蠟燭,供著“先儒 匡子 之神位”?!?牛布衣 笑道:‘先生,你此言誤矣!所謂“先儒”者,乃已經(jīng)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稱呼?’”
劉克莊名句,雜詠一百首鄭司農(nó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