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徐陵《折楊柳》:
裊裊河堤樹。
依依魏主營(yíng)。
江陵有舊曲。
洛下作新聲。
妾對(duì)長(zhǎng)楊苑。
君登高柳城。
春還應(yīng)共見。
蕩子太無情。
注釋參考
洛下
(1).指 洛陽 城。 南朝 梁 劉令嫻 《祭夫徐悱文》:“調(diào)逸 許 中,聲高 洛 下。” 宋 蘇軾 《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山西 老將詩(shī)無敵, 洛 下書生語更妍。” 明 王世貞 《明佐游梁無資作歌見援聊此奉復(fù)》詩(shī):“吾家弱弟慚小落, 洛 下東西兩間屋?!?/p>
(2).復(fù)姓。 漢 代有 洛下閎 。見《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贊》。
作新
《書·康誥》:“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yīng)保 殷 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孔 傳:“弘王道,安 殷 民,亦所以惟助王者居順天命,為民日新之教?!北疽庵^教導(dǎo) 殷 民,服從 周 的統(tǒng)治。后因以“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風(fēng)易俗。 宋 蘇軾 《王安石贈(zèng)太傅制》:“具官 王安石 少學(xué) 孔 孟 ,晚師 瞿 聃 ,罔羅六藝之遺文,斷以己意;糠粃百家之陳跡,作新斯人?!?/p>
徐陵名句,折楊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