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君折楊柳,顏色豈能久
出自唐代李端《折楊柳(一作折楊柳送別)》:
東城攀柳葉,柳葉低著草。
少壯莫輕年,輕年有衰老。
柳發(fā)遍川岡,登高堪斷腸。
雨煙輕漠漠,何樹近君鄉(xiāng)。
贈君折楊柳,顏色豈能久。
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
新柳送君行,古柳傷君情。
突兀臨荒渡,婆娑出舊營。
隋家兩岸盡,陶宅五株榮。
日暮偏愁望,春山有鳥聲。
注釋參考
贈君
猶贈公。 清 鈕琇 《觚賸·自怡編序》:“先贈君 芥葊公 ,春秋六十有八,性喜讀書?!?/p>
折楊柳
(1).古《橫吹曲》名。傳說 漢 代 張騫 從 西域 傳入《德摩訶兜勒曲》, 李延年 因之作新聲二十八解,以為武樂。 魏 晉 時(shí)古辭亡失。 晉 太康 末, 京 洛 有《折楊柳》歌,辭多言兵事勞苦。 南朝 梁 、 陳 和 唐 人多為傷春惜別之辭,而懷念征人之作尤多。曲為五言,唯 唐 有七言者。參閱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二·折楊柳》。
(2).詞牌名。即《楊柳枝》。
顏色
顏色 (yánsè) 色彩。光的各種現(xiàn)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lán)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qū)分在大小、形狀或結(jié)構(gòu)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xiàn)象 colour 指顯示給人看的利害的臉色 countenance;facial expression 顏色不少變?!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顏料或染料 pigment;dyestuff 為顏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澤 tincture 他的衣服上滿都是那種顏色的染料 女子的姿色 good looks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啤?白居易《長恨歌》豈能
豈能 (qǐnéng) 怎能;哪能 how can 我豈能反對?李端名句,折楊柳(一作折楊柳送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日游鬧市,三十棒且待別時(shí)
- 且憑天子怒,復(fù)倚將軍雄。
- 平章功業(yè)如今許,棄了吟詩選得碑
-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huán)鎮(zhèn)嵩當(dāng)中作者:韓愈作品: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 今日陪尊俎,唯當(dāng)醉似泥作者:盧綸作品:奉陪侍中登白樓(一作奉陪渾侍中五日登白鶴樓)
- 林梢寺隱孤鐘晚,水外人喧社飲歡作者:鄭剛中作品:有客問予每日何事客退賦此
- 敢辭數(shù)里來相遇,要使它時(shí)付特書作者:王之道作品:雨中宿竹林寺謝尉仁父見訪
- 我亦弗信神龍頑,我亦弗疑神雷蠻作者:白玉蟾作品:禱雨有應(yīng)寄鶴林
- 壅隔書郵斷,侵凌客履穿
- 逆賊稽征討,機(jī)勢今已熟作者:李大釗作品:乙卯殘臘,由橫濱搭法輪赴春申,在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