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鞏《南源莊》:
床上不廢看青山,門前便踏南澗路。
繞墻頓失車馬喧,岸幘日得滄洲趣。
嘗嗟秋蓬轉(zhuǎn),未有茅屋據(jù)。
對此耳目新,始覺精爽聚。
滄溟未可泛舟入,雁蕩誰能胝足去。
醫(yī)閭在夷蠻,羅浮苦煙霧。
子真自愛谷口家,孔丘老亦洙泗住。
吾能放意游八極,此興久與前賢附。
悄然怪我思慮深,已欲摧倒聞猿樹。
眼前了竹林掃月散絺葛,雪艇搜溪出魴鱮。
帽塵便可臨水濯,里斗何妨閉門拒。
介推母厭俗,久思顛崖住不顧。
梁鴻妻亦高,能快穿衣與藜茹。
成家儻已嫁諸妹,有立不憂吾弟孺。
攘攘天地間,萬類歹好惡。
歡合無一非,睽窮有百牾。
吾獨(dú)安能逐毛發(fā),飲泉食力從所慕。
注釋參考
攘攘
攘攘 (rǎngrǎng) 形容紛亂擁擠的樣子 disorderly天地
天地 (tiāndì)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 天地山川?!巍?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濉?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濉?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萬類
萬類 (wànlèi) 萬物(多指有生命的) all things on earth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猰ao{1~1}澤{1*1}東《沁園春·長沙》好惡
好惡 (hào-wù) 偏好;喜好 taste;likes and dislikes 翻譯時不應(yīng)根據(jù)自己的好惡改變原文的意思曾鞏名句,南源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恐怖追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