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宋之問《游稱心寺》:
釋事懷三隱,清襟謁四禪。
江鳴潮未落,林曉日初懸。
寶葉交香雨,金沙吐細泉。
望諧舟客趣,思發(fā)海人煙。
顧櫪仍留馬,乘杯久棄船。
未憂龜負岳,且識鳥耘田。
理契都無象,心冥不寄筌。
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齊年。
注釋參考
留馬
(1).指 漢 時西域 宛王 留匿善馬事。 武帝 愛 大宛 貳師城 善馬,派使者持重金以請, 宛王 匿馬不予,并殺使者。 武帝 怒,派 李廣利 為貳師將軍圍攻 宛城 ,取善馬數(shù)十匹,中馬三千馀匹而歸。見《漢書·李廣利傳》。 漢 劉向 《理甘延壽陳湯疏》:“今 康居國 強于 大宛 , 郅支 之號重于 宛王 ,殺使者罪甚于留馬。而 延夀 、 湯 不煩 漢 士,不費斗糧,比于 貳師 ,功德百之?!?/p>
(2).引申指留下有用之材。 唐 黃滔 《謝試官啟》:“非敢染黿,所希留馬,干瀆清嚴,下情不任惶惕屏營之至?!?/p>
乘杯
謂乘坐木杯渡水。 南朝 梁 惠皎 《高僧傳·神異下·杯度》:“ 杯度 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為目?!焙蠓褐赋舜?。 唐 楊炯 《送并州旻上人》詩序:“水上乘杯,更似神仙之別?!?唐 李白 《贈僧崖公》詩:“何日更攜手,乘杯向 蓬 瀛 ?” 清 趙翼 《題王摩詰渡水羅漢圖》詩:“乘杯過河駛往還,踏蘆渡江狎澔涆?!?/p>
宋之問名句,游稱心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