詎知時(shí)不遇,空傷流滯情。
出自唐朝駱賓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云》
南陸銅渾改,西郊玉葉輕。泛斗瑤光動(dòng),臨陽瑞色明。
蓋陰連鳳闕,陣影翼龍城。詎知時(shí)不遇,空傷流滯情。
注釋參考
不遇
(1)
[fail to achieve one's success]∶不得志;不被賞識(shí)
懷才不遇
(2)
[not meet]∶沒碰到
可又有一說不遇艱難,不顯好處
詳細(xì)解釋(1).不得志;不被賞識(shí)?!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拔嶂挥?魯侯 ,天也; 臧氏 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蔡澤 者, 燕 人也,游學(xué)干諸侯小大甚眾,不遇。” 唐 李白 《書懷贈(zèng)南陵常贊府》詩:“大圣猶不遇,小儒安足悲?!?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湘中草》:“ 卿謀 詩文雖不如 西堂 所推,而年少負(fù)異才,不遇而死。”
(2).沒碰到。《后漢書·孔融傳》:“ 儉 與 融 兄 褒 有舊,亡抵于 褒 ,不遇?!薄抖膛陌阁@奇》卷九:“可又有一説不遇艱難,不顯好處?!?/p>
滯情
積聚于胸中的感情?!稘h武故事》:“帝滯情不遣,慾心尚多,不死之藥,未可致也。”
駱賓王名句,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