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行林下路,散策踰平崗
出自宋代陳師道《次韻蘇公竹間亭小飲》:
自昔有遺韻,小飲不盡觴。
坐待竹間月,奈此云影長。
起行林下路,散策踰平崗。
破眼一枝春,著意千葉黃。
暄寒會有分,蜂蝶來無央。
鳥語帶余寒,竹風回妙香。
緬想兩公子,作惡變清涼。
誰憐塵沙底,疲馬踏朝陽。
斯人班馬后,如圭復如璋。
相逢了無得,佳處每難忘。
注釋參考
起行
(1).行走。 宋 蘇軾 《西齋》詩:“起行西園中,草木含幽香?!薄独蠚堄斡洝返谒幕兀骸?老殘 住在店內,本該僱車,就往 曹州府 去,因想沿路打聽那 玉賢 的政績,故緩緩起行,以便察訪。”
(2).動身;出動?!端疂G傳》第五八回:“ 宋江 喚 鐵面孔目 裴宣 定撥下山人數,分作五軍起行?!?蔡東藩 《唐史通俗演義》第十一回:“遂調集戰(zhàn)艦,即日起行。”
(3).行動,具體作為?!抖昴慷弥脂F狀》第二一回:“總而言之:這種人坐言則有餘,至於起行,他非但不足,簡直的是不行。”
(4).泛指動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五回:“你看他一般的起行坐立,不過動生厭倦,似乎無甚大病。”
下路
(1).前方;路邊?!俄n非子·十過》:“ 韓 使人之 楚 , 楚王 因發(fā)車騎陳之下路,謂 韓 使者曰:‘報 韓君 言弊邑之兵今將入境矣。’”《南史·謝靈運傳》:“后 秦 郡府將 宋齊 受使至 涂口 ,行達 桃墟村 ,見有七人下路聚語,疑非常人,還告郡縣,遣兵隨 齊 掩討禽之?!?元 宮大挺 《七里灘》第三折:“見旗幟上月華日精,諕的些居民從速風迸,呈百般的下路潛藏無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p>
(2).猶言下江,指 長江 下游的地方?!缎咽篮阊浴げ倘鸷缛倘鑸蟪稹罚骸斑@番在下路脫了糧食,裝回頭貨回家,正趁著順風行走?!薄抖膛陌阁@奇》卷三:“他有個妹子,嫁與下路人,住在 前門 ?!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兀骸?宦成 聽見那兩個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蕭山縣 的話--下路船上,不論甚么人,彼此都稱為‘客人’?!?/p>
(3).路為 宋 、 金 、 元 行政區(qū)劃名, 元 定轄區(qū)戶數在十萬以下者為下路。《元史·選舉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書省定學制頒行之,命諸路府官子弟入學,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眳⒁姟?上路 ”。
散策
拄杖散步。 唐 杜甫 《鄭典設自施州歸》詩:“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宋 楊萬里 《乙酉社日偶題》詩:“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緣溪路未乾?!?元 王惲 《西江月·大河凝冰蔽川而下與一二僚友登白樓俯觀》詞:“散策暫辭鳧吏,倚樓來聽漁歌?!?/p>
陳師道名句,次韻蘇公竹間亭小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