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希邁《贈沈兢》:
僦居初不惡,門巷接溪灣。
有譜曾評菊,無錢可買山。
吟驅(qū)生計拙,愁積鬢毛斑。
遠(yuǎn)示諸名作,閒題馹寄還。
注釋參考
僦居
(1).租屋而居。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觱篥》:“﹝ 麻奴 ﹞不數(shù)月,到京,訪 尉遲青 ,所居在 常樂坊 ,乃側(cè)近僦居?!?宋 王禹偁 《賃宅》詩:“左官只拋紅藥案,僦居猶住 玉泉坊 。” 清 王崑藻 《和錢泳卜居翁家莊》詩之三:“小住 吳 中隔一墻,僦居何幸近華堂?!?/p>
(2).指所租之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鬼怪·兇宅》:“ 沉宗伯 為史官時,從里居補官入都,僦居亦敞潔,與先寓密邇?!?/p>
不惡
(1).謂不為惡聲厲色?!兑住みq》:“君子以遠(yuǎn)小人,不惡而嚴(yán)?!?程頤 傳:“遠(yuǎn)小人之道,若以惡聲厲色,適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莊威嚴(yán),使知敬畏?!?/p>
(2).不壞;不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王凝之 謝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還 謝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釋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惡,汝何以恨廼爾?’” 唐 白居易 《雪后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詩:“紫綬相輝應(yīng)不惡,白鬚同色復(fù)何如?” 魯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觸到草席的條紋,覺得這尸衾倒也不惡?!?/p>
門巷
門庭里巷?!逗鬂h書·郎顗傳》:“公府門巷,賓客填集?!?唐 杜甫 《遣興》詩之二:“客子念故宅,三年門巷空?!?清 龔自珍 《綺寮怨》詞:“煙鎖登臨,門巷晝沉沉?!?/p>
溪灣
指溪水彎曲處。 唐 李賀 《昌谷詩》:“溪灣轉(zhuǎn)水帶,芭蕉傾 蜀 紙。” 唐 許渾 《溪亭》詩之一:“溪亭四面山,橫柳半溪灣?!?清 金侃 《雨泛湖上觀梅》詩:“細(xì)雨春波遠(yuǎn)浸天,梅花爛漫滿溪灣。”
趙希邁名句,贈沈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