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心月《明上座贊》:
大庾嶺頭提不起,本來面目尚埃塵。
南枝不放春消息,也是茫茫漏網(wǎng)人。
注釋參考
大庾嶺
五嶺之一。古名 塞上 、 臺嶺 ,相傳 漢武帝 有 庾 姓將軍筑城于此,因有 大庾 之名。又名 東嶠 、 梅嶺 。在今 江西 大余 、 廣東 南雄 交界處,向?yàn)?嶺南 、 嶺北 的交通咽喉。 宋 蘇軾 《贈嶺上老人》詩:“問翁 大庾嶺 頭住,曾見南遷幾箇回?” 陳毅 《登大庾嶺》詩:“ 大庾嶺 上暮天底, 歐 亞 風(fēng)云望欲迷?!?/p>
不起
(1).不發(fā)動;不發(fā)生?!肚f子·則陽》:“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薄俄n非子·姦劫弒臣》:“是以國安而bao{1*1}亂不起?!?明 何景明 《內(nèi)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盜故不起。”
(2).指不出動。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來;不能起來?!度龂尽の褐尽ぼ鲝獋鳌贰败妵陆耘c籌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禰衡傳》:“ 衡 至,眾人皆坐不起?!?唐 杜甫 《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許醉相留。” 仇兆鰲 注引 盧元昌 曰:“不起者,謂王病酒不能起?!?/p>
(4).病不能愈?!稇?zhàn)國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 商君 ,辭不受。” 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方期輟從藩屏,入踐諫垣,不幸寢疾,浹辰不起矣?!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兀骸?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來是個(gè)不起之病?!?王西彥 《人的世界·第二家鄰居》:“這給母親的打擊太大了,因此憂郁成病,終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職。《后漢書·庾乘傳》:“﹝ 乘 ﹞后徵辟并不起,號曰:‘徵君’?!?唐 李白 《贈盧徵君昆弟》詩:“二 盧 竟不起,萬乘高其風(fēng)?!?清 昭槤 《嘯亭雜錄·徐中丞》:“遷 江蘇 布政使,丁父憂,詔奪情,不起,服闋入都?!?/p>
(6).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力量夠不上。 元 無名氏 《來生債》第一折楔子:“沒錢,請良醫(yī)不起?!薄抖膛陌阁@奇》卷十四:“主人辭不得,一日供他兩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楊朔 《雪花飄在滿洲》:“他的無謂的冒險(xiǎn)舉動,當(dāng)然稱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話?!?/p>
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 (běnlái miànmù) 固有的樣子 original(real,unmasked) appearance(character) 本來面目還誰識,且向樽前學(xué)楚狂?!?明· 王守仁《王成文公全書》 成語解釋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本來面目出處唐·慧能《六祖壇經(jīng)·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shí),那個(gè)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彼巍ぬK軾《老人行》詩:“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笔褂美溥@一潤色,留傳固然留傳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許多本來面目。埃塵
(1).塵土?!逗鬂h書·光武帝紀(jì)上》:“瞰臨城中,旗幟蔽野,埃塵連天,鉦鼓之聲聞數(shù)百里?!?唐 孟郊 《羅氏花下奉招陳侍御》詩:“眼見枝上春,落地成埃塵。” 宋 歐陽修 《同年秘書丞陳動之挽詞》之一:“富貴聲名豈足論,死生榮辱等埃塵。”
(2).喻塵世。 漢 張衡 《歸田賦》:“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唐 白居易 《奉和晉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師感悅發(fā)中斐然成詠》:“鸞鳳翱翔在寥廓,貂蟬蕭灑出埃塵。” 宋 范成大 《西江有單鵠行》:“方知翅翎俊,可以凌埃塵。”
(3).地面上。多見于戲曲。《再生緣》第五八回:“送出儀門登了轎,忙忙的,攔軒一拱到埃塵?!本﹦ 侗I宗卷》:“[ 張蒼 唱] 張蒼 撩袍跪埃塵,拜謝我主的爵祿恩?!?/p>
釋心月名句,明上座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嗷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