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落處深幾許,千丈井底碎玉聲
出自宋代楊萬里《題興寧縣東文嶺瀑泉,在夜明場(chǎng)驛之東》:
筍輿路轉(zhuǎn)崖欹傾,只聞滿山泉水鳴。
卷書急看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細(xì)聽。
石如鐵色黑,壁立鏡面平。
水從鏡面一飛下,蘄笛織簟風(fēng)漪生。
石知水力倦半壁,鍾作天一泓水行。
到此欲小憩,后水忽至前水驚。
分清裂白兩泒出,跳珠躍雪雙龍爭(zhēng)。
不知落處深幾許,千丈井底碎玉聲。
安得好事者,泉上作小亭。
釀泉為酒不用麴,春風(fēng)吹作蒲萄綠。
醉寫泉聲入枯木,何處更尋響泉曲。
注釋參考
不知
是指對(duì)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幾許
幾許 (jǐxǔ) 多少 how many;how much 不知經(jīng)歷幾許風(fēng)波 幾許心中言?!濉?袁枚《祭妹文》千丈
極言其長(zhǎng)、高、深?!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靶椒X千車,船長(zhǎng)千丈。” 北周 庾信 《終南山義谷銘》:“壁立千丈,峯橫萬仞?!?唐 白居易 《續(xù)古詩》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p>
井底
見“ 井底蛙 ”。
玉聲
(1).佩玉相擊的聲音。用以節(jié)步。《禮記·玉藻》:“既服,習(xí)容觀玉聲?!?孔穎達(dá) 疏:“既服,著朝服已竟也,服竟而私習(xí)儀容,又觀容聽己珮鳴,使玉聲與行步相中適?!薄端螘分径罚骸岸嗍坑盼?,俯仰觀玉聲?!薄段墨I(xiàn)通考·樂十》:“故燕樂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隨弦成,蓋若鶴鳴之嘹唳,玉聲之清越?!?/p>
(2).引申為美妙的聲音。 唐 杜牧 《閨情代作》詩:“月照石泉金點(diǎn)冷,鳳酣簫管玉聲微。”
(3).對(duì)他人言語的敬稱?!稇?zhàn)國策·楚策二》:“王身出玉聲,許萬乘之強(qiáng) 齊 ;而不與,負(fù)不義於天下。” 漢 袁康 《越絕書·內(nèi)傳陳成恒》:“今大夫不辱而身見之,又出玉聲以教孤,孤賴先人之賜,敢不奉教乎?”
(4).敬稱他人的詩文。 唐 令孤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見寄之作》:“初瞻綺色連霞色,又聽金聲繼玉聲?!?/p>
楊萬里名句,題興寧縣東文嶺瀑泉,在夜明場(chǎng)驛之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