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贈善相程杰》:
心傳異學(xué)不謀身,自要清時閱搢紳。
火色上騰雖有數(shù),急流勇退豈無人。
書中苦覓元非訣,醉里微言卻近真。
我似樂天君記取,華顛賞遍洛陽春。
注釋參考
心傳
心傳 (xīnchuán) 禪宗指不立文字,不依經(jīng)卷,以師徒心心相印傳授佛法 pass on personal teachings to pupils 泛指世世代代相傳的學(xué)說 a theory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異學(xué)
(1).指異教?!叮及儆鹘?jīng)>序》:“是時會中有異學(xué)梵志五百人俱?!?/p>
(2).指異教徒。《法苑珠林》卷十九:“ 大迦葉 所選得千人……知皆能論議,降伏異學(xué)。”
(3).舊指儒家以外的其他學(xué)派、學(xué)說。 宋 王安石 《答曾子固書》:“ 揚(yáng)雄 雖為不好非圣人之書,然而 墨 、 晏 、 鄒 、 莊 、 申 、 韓 ,亦何所不讀?彼致其知而后讀,以有所去取,故異學(xué)不能亂也?!?宋 陸游 《書房雜詠》之一:“異學(xué)方攘斥,浮文亦掃除。” 清 劉大櫆 《祭尹少宰文》:“醇儒不作,異學(xué)披猖,雜揉老佛,入陰出陽。”
不謀
(1).不商量?!妒酚洝て浇蚝钪鞲噶袀鳌罚骸盁o尺寸之勢,起閭巷,杖棘矜,應(yīng)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薄段倪x·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三千景附,八百不謀。” 李善 注:“不謀同辭,不期同時,一朝會 武王 於郊下者八百諸侯?!?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邵女》:“會有買妾者,急貨之。妻以其不謀故,罪 柴 ,益遷怒女,詬駡益毒。”
(2).不謀求。《書·盤庚中》:“汝不謀長,以思乃災(zāi),汝誕勸憂?!?晉 陸機(jī) 《演連珠》之十二:“忠臣率志,不謀其報?!?/p>
(3).不合,不符。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以注說改正文例》:“ 段玉裁 氏曰……以上諸條,皆因先用注説改正文,又用已改之正文改注,於是字與義不謀,上與下不貫矣。”
自要
自求?!痘茨献印び[冥訓(xùn)》:“夫死生同域,不可脅陵,勇武一人,為三軍雄,彼直求名耳,而能自要者尚猶若此?!?/p>
(1).必須;只要?!栋籽┻z音·馬頭調(diào)·當(dāng)真恩愛》:“自要你前去,細(xì)細(xì)的訪查,休當(dāng)玩耍?!?老舍 《駱駝祥子》二:“自要一上了便道,咱們就算有點(diǎn)底兒了?!?/p>
(2).原來要。 唐 白居易 《北樓送客歸上都》詩:“不獨(dú)別君須強(qiáng)飲,窮愁自要醉如泥?!?/p>
清時
清平之時;太平盛世?!段倪x·李陵<答蘇武書>》:“勤宣令德,策名清時。” 張銑 注:“清時,謂清平之時。” 三國 魏 曹操 《清時令》:“今清時,但當(dāng)盡忠于國,效力王事。” 唐 岑參 《虢中酬陜西甄判官贈》詩:“微才棄散地,拙宦慙清時。”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清時低賃 伯通 廡,殘年高枕 瞿曇 書?!?/p>
搢紳
插笏于紳。紳,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圍于腰際的大帶?!吨芏Y·春官·典瑞》“王晉大圭”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nóng) 曰:“晉讀為搢紳之搢,謂插於紳帶之間,若帶劍也。”《資治通鑒·漢武帝元封元年》:“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搢紳,射牛行事,封 泰山 下東方?!焙笥脼楣倩禄蛉逭叩拇Q?!稏|觀漢記·明帝紀(jì)》:“是時學(xué)者尤盛,冠帶搢紳,游雍而觀化者,以億萬計?!?唐 權(quán)德輿 《知非》詩:“名教自可樂,搢紳貴行道。”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內(nèi)務(wù)府大員》:“內(nèi)府人員惟充本府差使,不許外任部院,惟科目出身者,始許與搢紳為伍?!?林紓 《與姚叔節(jié)書》:“傖人入城,購搢紳殘敝之冠服,襲之以耀其鄉(xiāng)里,人即以搢紳目之,吾弗敢信也?!?/p>
蘇軾名句,贈善相程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