盻睞方知造境難,象忘神遇非筆端。
出自唐朝皎然《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
道流跡異人共驚,寄向畫中觀道情。如何萬象自心出,
而心澹然無所營。手援毫,足蹈節(jié),披縑灑墨稱麗絕。
石文亂點急管催,云態(tài)徐揮慢歌發(fā)。樂縱酒酣狂更好,
攢峰若雨縱橫掃。尺波澶漫意無涯,片嶺崚嶒勢將倒。
盻睞方知造境難,象忘神遇非筆端。昨日幽奇湖上見,
今朝舒卷手中看。興馀輕拂遠天色,曾向峰東海邊識。
秋空暮景颯颯容,翻疑是真畫不得。顏公素高山水意,
常恨三山不可至。賞君狂畫忘遠游,不出軒墀坐蒼翠。
注釋參考
忘神
(1).猶忘情。不能控制感情。《紅樓夢》第一○九回:“ 寳玉 已經(jīng)忘神,便把 五兒 的手一拉?!?/p>
(2).猶出神。精神高度集中而發(fā)呆的樣子。 郭沫若 《一只手》:“他在自己的唇邊浮著會心的微笑,忘神地看見煙斗上的煙子在空中打著圈兒?!?/p>
(3).絕思忘慮。朦朧恍惚的精神狀態(tài)。 郭沫若 《脫離jiang{1-1}介{1~1}石以后》八:“死后我想是最恬靜也沒有的,那兒,就是宗教家所幻想的天堂,文學家所幻想的樂園,比抽大煙上了癮的人所感受的那種忘神狀態(tài)恐怕還要愉快?!?/p>
筆端
筆端 (bǐduān) 指寫文章、寫字、繪畫時筆的運用以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riting or painting 一一呈諸筆端皎然名句,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