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趙彥端《新荷葉》
玉井冰壺,人間有此清秋。笑語雍雍,從今庭戶初修。迎風(fēng)待月,香凝處、四卷簾鉤。月波奇觀,未饒當(dāng)日南樓。聞?wù)f三吳,江湖勝、從古風(fēng)流。況有雙轓,舊諳黃閣青油。金甌屢啟,應(yīng)難解、久為人留。天池波滟,可憐蘋滿汀洲。
注釋參考
聞?wù)f
猶聽說。 唐 孟浩然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詩:“聞?wù)h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滸傳》第二三回:“江湖上多聞?wù)h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里相會(huì)?!?清 吳偉業(yè) 《聞臺(tái)州警》詩之一:“聞?wù)h 天臺(tái) 踰萬丈,可容長嘯碧峯頭?”
三吳
(1).地名。 晉 指 吳興 、 吳郡 、 會(huì)稽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水》:“ 永建 中, 陽羨 周嘉 上書,以縣( 會(huì)稽 )遠(yuǎn),赴會(huì)至難,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為 吳 ,以東為 會(huì)稽 。 漢高帝 十二年,一 吳 也,后分為三,世號(hào)‘ 三吳 ’。 吳興 、 吳郡 , 會(huì)稽 其一焉?!?唐 張彥遠(yuǎn)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 江 南地潤無塵,人多精藝, 三吳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軍, 長康 散騎,書畫之能,其來尚矣?!?/p>
(2).地名。 唐 指 吳興 、 吳郡 、 丹陽 ?!锻ǖ洹ぶ菘な罚骸?蘇州 , 春秋 吳國 之都也……與 吳興 、 丹陽 為 三吳 。 齊 因之。 陳 置 吳州 。 隋 平 陳 ,改曰 蘇州 。 煬帝 初,復(fù)曰 吳州 ,尋為 吳郡 。大 唐 為 蘇州 ,或?yàn)?吳郡 。”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今天下安危,在于 淮 楚 。師振則 三吳 安, 三吳 安則國家不失外府?!?唐 杜牧 《題桐葉》詩:“ 三吳 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p>
(3).地名。 宋 指 蘇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馬光 《送楊太祝忱知長洲縣》詩:“ 三吳 佳縣首,民物舊熙熙?!?/p>
(4).泛指 長江 下游一帶。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吳 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金 劉致君 《鷓鴣天》詞:“修月客,弄云娘, 三吳 清興入淋浪?!?/p>
江湖
江湖 (jiānghú) 河流湖泊 rivers and lakes 遠(yuǎn)涉江湖?!顿Y治通鑒》 指四方各地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轉(zhuǎn)徙于江湖?!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走江湖 流落江湖 舊時(shí)指四處流浪、靠賣藝、賣藥等生活的人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 四處流浪、賣藝、賣藥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 隱士居處 live in seclusion 處江湖之遠(yuǎn)。——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風(fēng)流
風(fēng)流 (fēngliú) 風(fēng)采特異,業(yè)績突出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禮教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 是真名士自風(fēng)流 放蕩不羈 dissolute;loose 如此風(fēng)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具有se{1|1}情特點(diǎn)或se{1|1}情上得到滿足 romantic 風(fēng)流小說 風(fēng)俗教化 custom and culture 風(fēng)流篤厚,禁罔疏闊?!稘h書·刑法志》 遺風(fēng),流風(fēng)余韻 custom handed down from the past 舞榭歌臺(tái),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巍?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風(fēng)度;儀表 demeanor;bearing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唐· 杜甫《詠懷古跡》 風(fēng)韻,多指好儀態(tài) charm [黛玉]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fēng)流態(tài)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癥?!都t樓夢》趙彥端名句,新荷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