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代吳承恩《一輪明月滿乾坤》:
十里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xiàn)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縣盡關門。
六宮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罷釣綸。
兩座樓頭鐘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
注釋參考
六宮
古代皇后的寢宮,正寢一,燕寢五,合為六宮?!抖Y記·昏義》:“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nèi)治,以明章婦順,故天下內(nèi)和而家理。” 鄭玄 注:“天子六寢,而六宮在后,六官在前,所以承副施外內(nèi)之政也。”因用以稱后妃或其所居之地?!吨芏Y·天官·內(nèi)宰》:“以陰禮教六宮?!?鄭玄 注:“六宮謂后也。”《周禮·天官·內(nèi)宰》:“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生穜稑之種,而獻之于王?!?鄭玄 注:“六宮之人,夫人以下分居后之六宮者?!?晉 干寶 《晉紀總論》:“故 賈后 肆虐於六宮, 韓午 助亂於外內(nèi),其所由來者漸矣,豈特繫一婦人之惡乎?”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清 黃遵憲 《烏之珠歌》:“御牀不掃空垂簾,六宮共抱 蒼梧 痛?!?/p>
五府
(1).指 周 代的太府、玉府、內(nèi)府、外府、膳府?!读凶印ぶ苣峦酢罚骸拔甯疄樘?,而臺始成。” 張湛 注:“《周禮》:太府掌九貢九職之貨賄,玉府掌金玉玩好,內(nèi)府主良貨賄,外府主泉藏,膳府主四時食物者也?!?/p>
(2).即明堂?!侗笔贰づ:雮鳌罚骸案`謂明堂者…… 黃帝 曰合宮, 堯 曰五府, 舜 曰總章,布政興教,由來尚矣?!薄短接[》卷五三三引 唐 成伯玙 《禮記外傳》:“ 唐 虞 為五府, 夏 謂太廟為世室, 殷 人謂路寢為重屋, 周 人謂五府為明堂。” 宋 范仲淹 《明堂賦》:“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p>
(3).古代五官署的合稱。所指不一?!稘h書·趙充國傳》:“后 臨眾 病免,五府復舉 湯 ?!薄顿Y治通鑒·漢宣帝神爵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丞相、御史、車騎將軍、前將軍,併后將軍府為五府?!薄逗鬂h書·張楷傳》:“﹝ 楷 ﹞五府連辟,舉賢良方正,不就?!?李賢 注:“五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將車也。”《周書·晉蕩公護傳》:“ 保定 元年,以 護 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令五府總於天官。”《資治通鑒·陳文帝天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五府,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也?!?宋 趙昇 《朝野類要·稱謂》:“五府:兩參政,三樞密?!?/p>
(4).傳說中的仙人居所。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p>
官宰
(1).家臣。《國語·晉語四》:“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隸食職,官宰食加。政平民阜,敗用不匱?!?韋昭 注:“官宰,家臣也。”
(2).官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成仙》:“強梁世界,原無皂白。況今日官宰半強寇不操矛弧者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憨狂爾爾,早知過喜而伏憂也。邑令神明,幸不牽累;設鶻突官宰,必逮婦女質(zhì)公堂,我兒何顏見戚里?”
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 豪放、豁達 unconstrained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漢 以后有多種解釋。《國語·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水經(jīng)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稘h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唐 杜甫 《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詩:“ 天臺 隔三江,風浪無晨暮?!?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nóng)作祀議一篇質(zhì)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p>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士母壽詩》:“三江化作長春酒,戯綵恒斟 愛日亭 。”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nèi)水 沱江 也?!?/p>
(3).指 廣東 境內(nèi)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白山 頂?!?/p>
釣綸
釣竿上的線。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diào)曲·宮調(diào)曲四》:“澗途求板筑,溪源取釣綸。” 唐 方干 《上鄭員外》詩:“潛夫豈合干旌旆,甘棹漁舟下釣綸?!?清 雷士俊 《貽孫豹人》詩:“送老干戈際, 秦川 兩釣綸?!?/p>
吳承恩名句,一輪明月滿乾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