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苕霅歌》:
昔聞兩溪水色異,苕清霅渾猶渭涇。
又聞發(fā)源自天目,懸高墜峻如建瓴。
日夜?jié)L滾流不止,盡過白蘋紅蓼汀。
流入太湖不復(fù)辨,挹之但聞魚鱉腥。
堪笑人生亦如此,百年汲汲勞其形。
到頭富貴亦何用,一臥泉下無由醒。
爭似漁翁扁舟獨往最脫酒,七十二峰相對長青青。
注釋參考
溪水
指從山里流出來的水流?!度龂尽侵尽ぶ旎競鳌罚骸俺峭庥邢?,去城一里所,廣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淺者半之,諸軍勒兵渡去, 桓 自斷后?!?唐 王建 《贈華州鄭大夫》詩:“ 少華 山云當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丁玲 《夢珂》:“從山頂流下許多條溪水,又清,又亮,又甜?!?/p>
渭涇
猶 涇 渭 。比喻清濁、高下之分。 清 龔自珍 《題鷺津上人書冊》詩:“ 圭峯 慈云 各一偈,臺宗賢宗無 渭涇 ?!眳⒁姟?涇渭 ”。
釋文珦名句,苕霅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