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周顒?wù)靼⑻m若,婁約身歸窣堵波。
今日丹青拜荊國,草堂香火已無多。
注釋參考
阿蘭若
梵語的音譯。意譯為寂靜處或空閑處。原為比丘潔身修行之處,后亦用以稱一般佛寺。 宋 王安石 《草堂懷古》詩:“ 周顒 宅入阿蘭若, 婁約 身歸窣堵波?!?明 李贄 《初往招隱堂堂在謝公墩下》詩之二:“盡日阿蘭若,吾生事若何!” 清 郝懿行 《證俗文·梵語》:“梵言阿蘭若, 漢 言精舍也。譯曰無諍也,或曰空靜處也。” 明 王世貞 《游匡廬不能從南康道入取瀑布石梁之勝志嘆》詩:“阿蘭地寂寂,籃筍天茫茫?!?/p>
約身
(1).約束自身?!墩撜Z·顏淵》“克己復(fù)禮為仁” 何晏 集解引 漢 馬融 注:“克己,約身?!?劉寶楠 正義:“約如約束之約。約身,猶言修身也?!?/p>
(2).儉約自奉。 漢 王符 《潛夫論·遏利》:“ 季文子 相四君,馬不餼粟,妾不衣帛; 子罕 歸玉; 晏子 歸宅:此皆棄利約身,故無怨於人,世厚天祿,令問不止?!薄峨`釋·漢費(fèi)亭侯曹騰碑陰》:“ 騰 守足退居,約身自持?!薄逗鬂h書·郎顗傳》:“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無文,約身薄賦,時(shí)致升平?!?/p>
窣堵波
亦作“ 窣堵坡 ”。梵語stūpa的音譯。即佛塔。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蜜國》:“諸窣堵波及佛尊像,多神異,有靈鑒?!?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bào)恩定光多寶塔碑記》:“釋之西天謂之窣堵波,中華謂之塔。塔制以層,增其敬也。” 宋 王安石 《草堂懷古》詩:“ 周顒 宅作阿蘭若, 婁約 身歸窣堵波。” 清 黃遵憲 《錫蘭島臥佛》詩:“遙望窣堵坡,相約僧躋攀?!币嗍∽鳌?窣堵 ”?!缎绿茣の饔騻魃稀ぬ祗谩罚骸癌z 中天竺 ﹞死者燔骸取灰,建窣堵,或委野中及河,餌鳥獸魚鱉,無喪紀(jì)?!?宋 陸游 《予數(shù)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今始見之》詩:“窣堵招提俱昨夢(mèng), 祝融 、 回祿 尚餘威。” 清 曹寅 《句容館驛》詩:“胥徒復(fù)傳舍,窣堵尚斜陽。”
蘇泂名句,金陵雜興二百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百度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