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智遇《偈頌二十五》:
金以石試,人以言試。
古人自謂全璧而歸,不知身在草里。
注釋參考
古人
古人 (gǔrén) 泛指前人,以區(qū)別于當(dāng)世的人 the ancients;one who has passed away全璧
比喻完整而無(wú)缺損的東西。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余常言,自刻本《説郛》出,而《説郛》亡矣,然其中全帙有另鐫行者,后人緣其書目,廣求之,始為全璧,未可為此刻誤也?!?魯迅 《熱風(fēng)·兒歌的‘反動(dòng)’》:“然拜讀原詩(shī),亦存小失,倘能改第二句為‘兩半個(gè)都那里去了’,即成全璧矣?!?/p>
不知
是指對(duì)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在草
謂婦女分娩;臨盆,臨產(chǎn)。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shuō)新語(yǔ)·政事》:“﹝ 陳仲弓 ﹞道聞民有在草不起子者,回車往治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yi{1-1}解·于法開》:“﹝ 于法開 ﹞妙通醫(yī)法,嘗乞食投主人家,值婦人在草危急,眾治不驗(yàn)…… 開 令先取少肉為羹,進(jìn)竟,因氣針之,須臾,羊膜裹兒而出?!?/p>
釋智遇名句,偈頌二十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