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毛文錫《更漏子》:
春葉闌,春恨切,花外子規(guī)啼月。
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
偏怨別,是芳節(jié),庭下丁香千結(jié)。
宵霧散,曉霞輝,梁間雙燕飛。
注釋參考
春恨
猶春愁,春怨。 唐 楊炯 《梅花落》詩:“行人斷消息,春恨幾徘徊。” 前蜀 韋莊 《庭前桃》詩:“ 五陵 公子饒春恨,莫引香風(fēng)上酒樓?!?元 黃庚 《閨情效香奩體》詩之一:“金鴨煙銷一字香,滿懷春恨強(qiáng)梳妝?!?/p>
外子
(1).舊時妻稱夫為外子。與夫稱妻為“內(nèi)子”相對。 清 錢大昕 《恒言錄》卷三:“ 梁 徐悱 有《贈內(nèi)詩》,又有《對房前桃樹詠佳期贈內(nèi)詩》,其妻 劉氏 有《答外詩》。內(nèi)外之稱,起於是矣?!?許地山 《無憂花》:“你若肯提拔,就請派外子一點小差事,那就感激不盡了?!?/p>
(2).舊時稱外婦生的兒子。 漢 袁康 《越絕書·德序外傳記》:“故傳曰:‘ 桓公 迫於外子,能以覺悟, 勾踐 執(zhí)於 會稽 ,能因以伯?!薄端问贰ぬK元老傳》:“ 梁師成 方用事,﹝ 元老 ﹞自言為 軾 外子。”
毛文錫名句,更漏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