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陸游《初夏雜興》
避寂諸緣息,安貧百慮寬。
嬾如常抱疾,退似本無官。
皎潔鶴翎扇,嵯峨龜屋冠。
何勞問唐舉,徹屋是清寒。
注釋參考
避寂
猶僻靜。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雜類·笤帚》:“ 洪武 間, 本覺寺 有一少年僧,名 湛然 ,房頗避寂?!?/p>
諸緣
佛教語。指色香等百般世相。此種種世相,皆為我心識攀緣之所,故稱諸緣?!独銍澜?jīng)》卷一:“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諸緣,緣所遺者?!?宋 蘇軾 《和陶雜詩》之九:“思我無所思生,安能觀諸緣?!?清 顧炎武 《應(yīng)州》詩之一:“頓覺諸緣減,臨風(fēng)獨灑然?!?/p>
安貧
自甘于貧窮。《后漢書·蔡邕傳》:“安貧樂賤,與世無營?!?唐 許渾 《送王總下第歸丹陽》詩:“青蕪定沒安貧處,黃葉應(yīng)催獻賦詩?!?明 邵璨 《香囊記·講學(xué)》:“求仁未入 仲由 堂,安貧且臥 顏回 巷。”川劇《評雪辨蹤》:“我隨你來在寒窯,糧無隔夜,衣無數(shù)重,我安貧若素毫無怨言,算得全了不?”
百慮
各種思慮;許多想法?!兑住だM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乃百慮之筌蹄,萬事之權(quán)衡也?!?唐 杜甫 《西閣夜》詩:“時危關(guān)百慮,盜賊爾猶存。” 明 劉基 《永康胡元鼎白云樓》詩:“昔時望云煎百慮,今日看云美無度?!?清 吳嘉紀 《秋日懷孫八豹人》詩之六:“衰年纏百慮,我輩豈長存。”
陸游名句,初夏雜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