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行香歸》:
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
床前雙草屨,檐下一紗燈。
佩委腰無力,冠欹發(fā)不勝。
鸞臺龍尾道,合盡少年登。
注釋參考
香客
朝山進(jìn)香的人。 元 無名氏 《獨角牛》第一折:“這早晚香客未來全哩?!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可有香客與男僧來往么?”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云翠仙》:“﹝ 梁有才 ﹞詐為香客,近女郎跪。”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從 鄂 中和 鄂 北來的香客,從 河南 來的香客,都經(jīng)過 老河口 匯合,然后越過 漢水 ,一幫一幫地向 武當(dāng) 進(jìn)發(fā)。”
坐夏
佛教語。僧人于夏季三個月中安居不出,坐禪靜修,稱坐夏。其時正當(dāng)雨季,亦稱“ 坐雨安居 ”。具體日期因地而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 印度 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當(dāng)此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當(dāng)此從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譯經(jīng)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臘?!?唐 白居易 《行香歸》詩:“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唐 項斯 《坐夏僧》詩:“坐夏日偏長,知師在律堂?!?/p>
白居易名句,行香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