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代唐寅《陶榖贈詞圖》:
一宿姻緣逆旅中,短詞聊以識泥鴻。
當(dāng)時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發(fā)紅。
注釋參考
當(dāng)時
當(dāng)時 (dāngshí)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時 then;at that time;for the moment 當(dāng)時的形式 指過去發(fā)生某事的時候 now 蓋當(dāng)時未有雁蕩之名?!巍?沈括《夢溪筆談》 人民當(dāng)時給他重大榮譽 當(dāng)時 (dàngshí) 就在那個時刻;馬上 right;immediately;right away;at once 當(dāng)時就簽約雇用你承旨
(1).亦作“ 承指 ”。逢迎意旨?!俄n非子·八奸》:“優(yōu)笑侏儒,左右近習(xí),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薄稘h書·楚元王劉交傳》:“侍御史以為 光 望不受女,承指劾 德 誹謗詔獄,免為庶人。” 晉 張華 《博物志·雜說上》:“ 王莽 時,郡國多稱瑞應(yīng),歲歲相尋,皆由順時之欲,承旨求媚,多無實驗?!?/p>
(2).接受圣旨?!缎绿茣ぐ俟僦径罚骸?許敬宗 、 李義甫 為相,奏請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對仗承旨,仗下,與百官皆出,不復(fù)聞機務(wù)矣?!?/p>
(3).官名。 唐 代翰林院有翰林學(xué)士承旨,位在諸學(xué)士上。凡大誥令、大廢置、重要政事,皆得專對。 宋 元 仍其制。 元 趙孟頫 曾為此官,世稱 趙承旨 。 明 廢。參閱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學(xué)士記》。又 五代 樞密院有樞密院承旨、副承旨; 宋 代樞密院有都承旨、副承旨。初用武臣,后參用文臣。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二》。
何必
何必 (hébì)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there is no need;why 何必去那么早尊前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馬戴 《贈友人邊游回》詩:“尊前語盡北風(fēng)起,秋色蕭條胡雁來?!?南唐 李煜 《虞美人》詞:“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宋 晏幾道 《滿庭芳》詞:“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風(fēng)?!?明 陳所聞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輝,聽曲里陽春同調(diào)?!?/p>
(2).尊長之前。書信中的敬詞?!段饔斡洝返诎司呕兀骸拔铱此由蠈懼覇?,祖翁 九靈元圣 老大人尊前’?!?/p>
面發(fā)
謂當(dāng)面陳詞。 唐 司空圖 《上譙公書》:“此皆相公夙自貯於沉實,而小子雖吃悸,不能面發(fā),愿激揚於片詞耳?!?/p>
唐寅名句,陶榖贈詞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主播生活模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