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鞏《垓下》:
三杰同歸漢道興,拔山余力爾徒矜。
泫然垓下真兒女,不悟當從一范增。
注釋參考
三杰
(1).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漢 代的 張良 、 韓信 、 蕭何 ?!度龂尽侵尽げ津s傳》:“近 漢高祖 擥三杰以興帝業(yè), 西楚 失雄俊以喪成功?!?宋 陳善 《捫虱新話·漢高祖項羽機會得失》:“ 漢高帝 嘗與諸將論 漢 所以得天下,與 項羽 所以失天下,帝自謂能用三杰,而 項羽 不能用 范增 ,故得失異。” 鄭觀應 《盛世危言·學?!罚骸?周 有十亂而國以興, 漢 有三杰而基業(yè)以立?!?/p>
(2).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三國 蜀 的 諸葛亮 、 關羽 、 張飛 ?!度龂尽な裰尽は戎鱾鳌贰斑M圍 成都 數十日, 璋 出降” 裴松之 注引《傅子》:“ 劉備 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諸葛亮 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張飛 、 關羽 勇而有義,皆萬人敵,而為之將,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 備 之略,三杰佐之,何為不濟也?!?/p>
(3).三位杰出的人物。指 唐 代的 宋璟 、 張說 、 源乾曜 。《新唐書·宋璟傳》:“十七年,為尚書右丞相,而 張説 為左丞相, 源乾曜 為太子少傅,同日拜。有詔太官設饌,太常奏樂,會百官尚書省東堂。帝賦《三杰詩》自寫以賜?!?/p>
同歸
同歸 (tóngguī) 有同樣的結局或目的 go to same goal漢道
(1). 漢 代的道統(tǒng)、國祚。《漢書·翼奉傳》:“今 漢 道未終,陛下本而始之,於以永世延祚,不亦優(yōu)乎?”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 漢 道亨而天驥呈才, 魏 德楙而澤馬効質?!?明 陳宗之 《漢道》詩:“ 漢 道昔云季,四海沸羣雄。”
(2).指 漢 兵所行的道路?!妒酚洝|越列傳》:“ 餘善 聞樓船請誅之, 漢 兵臨境,且往,乃遂反,發(fā)兵距 漢 道?!?/p>
(3).通往 漢 土的道路?!妒酚洝の髂弦牧袀鳌罚骸?夜郎 旁小邑皆貪 漢 繒帛,以為 漢 道險,終不能有也?!?/p>
拔山
(1).比喻力大?!妒酚洝ろ椨鸨炯o》:“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威先天而蓋世,力盪海而拔山?!?唐 玄宗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詩》:“長懷問鼎氣,夙負拔山雄?!?趙樸初 《刮地風·詠風暴》曲之一:“拔山卷??达L威,枷鎖齊飛?!?/p>
(2).比喻極其困難?!稘h書·劉向傳》:“用賢則如轉石,去佞則如拔山,如此望陰陽之調,不亦難乎!”
余力
余力 (yúlì) 剩余的力量;多余的精力 strength or energy to spare 不遺余力曾鞏名句,垓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我的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