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齒落辭》:
嗟嗟乎雙齒,自吾有之爾,俾爾嚼肉咀蔬,銜杯漱水;豐吾膚革,滋吾血髓;從幼逮老,勤亦至矣。
幸有輔車,非無龂齶。
胡然舍我,一旦雙落。
齒雖無情,吾豈無情。
老與齒別,齒隨涕零。
我老日來,爾去不回。
嗟嗟乎雙齒,孰謂而來哉,孰謂而去哉?齒不能言,請以意宣。
為口中之物,忽乎六十余年。
昔君之壯也,血剛齒堅;今君之老矣,血衰齒寒。
輔車龂齶,日削月朘。
上參差而下卼臲,曾何足以少安。
嘻,君其聽哉:女長辭姥,臣老辭主。
發(fā)衰辭頭,葉枯辭樹。
物無細大,功成者去。
君何嗟嗟,獨不聞諸道經(jīng):我身非我有也,蓋天地之委形;君何嗟嗟,又不聞諸佛說:是身如浮云,須臾變滅。
由是而言,君何有焉?所宜委百骸而順萬化,胡為乎嗟嗟于一牙一齒之間。
吾應(yīng)曰:吾過矣,爾之言然。
注釋參考
幸有
本有;正有。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三:“ 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宋 賀鑄 《望湘人》詞:“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歸來雙燕?!?/p>
輔車
頰輔與牙床。一說車夾木與車輿。比喻事物互為依存的利害關(guān)系?!度龂尽侵尽ぶT葛恪傳》:“與丞相 陸遜 書曰:‘ 楊敬叔 傳述清論,以為方今人物彫盡,守德業(yè)者不能復(fù)幾,宜相左右,更為輔車,上熙國事,下相珍惜?!?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垂光九野,騰響四避,輔車鼎足,槃石虎牙,世匹 周 室,基永 漢 家?!?唐 李德裕 《上尊號玉冊文》:“內(nèi)嚴體貌,增堂陛之峻;外絶締交,去輔車之勢?!?章炳麟 《印度中興之望》:“嗚呼!東方文明之國,犖犖大者,獨吾與 印度 耳。言其親也,則如肺腑,察其勢也,則若輔車,不相互抱持而起,終無以屏蔽 亞洲 。”
白居易名句,齒落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