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普《孟子獵較》:
道體從宜無害義,不容外物獨違時。
未能槁食并泉飲,咽李哇鵝豈可為。
注釋參考
道體
(1).道的本體;道的主旨?!痘茨献印と碎g訓(xùn)》:“或明禮義、推道體而不行,或解構(gòu)妄言而反當(dāng)?!?唐玄宗 《以元元皇帝真容應(yīng)見宣付史館勅》:“道體無方, 元宗 有應(yīng),形標(biāo)柱史,名葉新興?!?清 陳確 《答唯問》:“道體本無窮盡,故須臾不可忘戒懼。”
(2).猶玉體、貴體?!侗笔贰る[逸傳·徐則》:“霜風(fēng)已冷,海氣將寒,偃息茂林,道體休悆?!?唐 歐陽詢 《題諸家書帖》:“五月中得足下書,知道體平安。” 清 陳確 《與吳裒仲書》:“東瞻 澉嶺 ,眊眼欲穿。暑氣大盛,不審道體清適何似?”
從宜
采取適宜的做法;怎么適宜便怎么做。《禮記·曲禮上》:“禮從宜,使從俗。”《漢書·朱博傳》:“ 博 治郡,常令屬縣各用其豪桀以為大吏,文武從宜。” 顏師古 注:“各因其材而任之。”《金史·完顏弼傳》:“朕固嘗許其從宜也?!?明 唐順之 《條陳海防經(jīng)略事疏》:“又如葺城堡、繕器械等項,係督撫之臣從宜自為者,今皆不敢瑣瑣?!?/p>
無害
無害 (wúhài) 沒有妨害 harmless;inoffensive;innocuous 沒有能勝過的;無比 incomparable 請擇吏之忠信者,無害可任事者?!赌印ぬ柫睢?以文無害,為沛主吏掾。——《史記·蕭相國世家》 湯給事內(nèi)吏,為寧成掾,以 湯無害?!稘h書·張湯傳》。 顏師古注:“無害,言其最勝也?!?h3>不容不容 (bùróng) 不許;不讓 do not allow 不容置疑(不容許有什么懷疑) 不容許存在;不接納(為世所不客) not allow exist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類。《莊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龍逄 誅, 比干 戮, 箕子 狂, 惡來 死, 桀 紂 亡?!?南朝 梁 沉約 《述僧中食論》:“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擾之。擾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則勢利榮名,二則妖妍靡曼,三則甘旨肥濃?!?唐 高適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詩:“談空忘外物,持誡破諸邪。” 宋 曾鞏 《救災(zāi)議》:“先王之於救災(zāi),髮膚尚無所愛,況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贈林公輔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自輕者也?!?/p>
(2).謂超脫于物欲之外?!肚f子·大宗師》:“參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外物棄志,滌蕩機變,忘富逸貴,杜遏勸沮,不恤乎窮,不榮乎達,不戚乎毀,不悅乎譽,道家之業(yè)也?!?唐 杜甫 《渼陂西南臺》詩:“勞生愧 嚴 鄭 ,外物慕 張 邴 ?!?/p>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赌鲜贰R豫章文獻王嶷傳》:“訊訪東宮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補接既多,不可見移,亦恐外物或為異論,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梁書·陶弘景傳》:“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為務(wù)。” 唐 元稹 《贈樂天》詩:“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guān)心事不經(jīng)心?!?宋 陸游 《感懷》詩:“一窗修燈下,超然傲 羲 軒 。外物自變遷,內(nèi)景常默存?!?/p>
違時
(1).謂違背當(dāng)時的形勢或時代的趨勢?!秶Z·魯語上》:“動不違時,財不過用。”《管子·霸言》:“圣人能輔時,不能違時?!?漢 蔡邕 《陳太丘碑》:“儉約違時,懸車致仕,徵辟交至,遂不屑就。” 宋 胡錡 《代良耜謝表》:“臣敢不戒其趨末,毋或違時?!?/p>
(2).不合時令。 宋 曾鞏 《亳州謝到任表》:“使天地人神,莫不順序;雨暘寒燠,罔或違時?!?明 劉基 《御柳》詩之一:“御柳青青陰緑池,迎春擢秀不違時。”
(3).貽誤時機。 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李衛(wèi)公靖》:“兒子二人未歸。行雨符到,固辭不可,違時見責(zé)??v使報之,亦已晚矣?!?/p>
陳普名句,孟子獵較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億題庫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