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貴妃
出自唐代白居易《李夫人-鑒嬖惑也》:
漢武帝,初喪李夫人。
夫人病時(shí)不肯別,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盡念不已,甘泉殿里令寫真。
丹青畫出竟何益?不言不笑愁殺{1*1}人。
又令方士合靈藥,玉釜煎鏈金爐焚。
九華帳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
夫人之魂在何許?香煙引到焚香處。
既來何苦不須臾?縹緲悠揚(yáng)還滅去。
去何速兮來何遲?是耶非耶兩不知。
翠蛾仿佛平生貌,不似昭陽寢疾時(shí)。
魂之不來君心苦,魂之來兮君亦悲。
背燈隔帳不得語,安用暫來還見違。
傷心不獨(dú)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見穆王三日哭,重璧臺(tái)前傷盛姬。
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貴妃。
縱令妍姿艷質(zhì)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泰陵
(1).陵名。 唐玄宗 陵。在 陜西省 蒲城縣 東北 金粟山 。
(2).陵名。 宋哲宗 陵。在 河南省 鞏縣 西南。本名 永泰陵 。 宋 人常稱之為 泰陵 。
(3).陵名。 明孝宗 陵。在 北京市 昌平縣 筆架山 東南。
(4).陵名。 清世宗 陵。在 河北省 易縣 永寧山 。
一掬
亦作“ 一匊 ”。兩手所捧(的東西)。亦表示少而不定的數(shù)量?!对姟ば⊙拧げ删G》:“終朝采緑,不盈一匊?!?毛 傳:“兩手曰匊?!薄段淖印ど系隆罚骸巴林畡?shì)勝水,一掬不能塞江河?!?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胡荽》:“一升子與一掬濕土和之?!?唐 賈島 《望山》詩:“虬龍一掬波,洗蕩千萬春。” 清 丘逢甲 《去歲初抵鮀江,今仍客游至此,思之憮然》詩:“西風(fēng)一掬哀時(shí)淚,流向秋江作怒濤。” 聞一多 《收回》詩:“留心那一掬溫存,幾朵吻?!?/p>
馬嵬
地名。在 陜西省 興平縣 。 唐 安 史 之亂, 玄宗 奔 蜀 ,途次 馬嵬驛 ,衛(wèi)兵殺 楊國忠 , 玄宗 被迫賜 楊貴杞 死,葬于 馬嵬坡 。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一:“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 馬嵬 ?!?唐 陳鴻 《長恨歌傳》:“ 潼關(guān) 不守,翠華南幸,出 咸陽 ,道次 馬嵬亭 ,六軍徘徊,持戟不進(jìn),從官郎吏伏上馬前,請(qǐng)誅 晁錯(cuò) 以謝天下, 國忠 奉氂纓盤水,死於道周。” 元 馬祖常 《楊妃墓》詩:“ 馬嵬 坡上棠梨樹,猶占 秦 原幾日春?!?清 洪昇 《長生殿·埋玉》:“來此已是 馬嵬驛 了,請(qǐng)萬歲爺暫住鑾駕?!?/p>
貴妃
貴妃 (guìfēi) 古代皇帝妃嬪的稱號(hào)。南朝宋孝武帝始置。位比相國,與貴嬪、貴人號(hào)稱三夫人。后代多沿用其名 highest-ranking imperial concubine白居易名句,李夫人-鑒嬖惑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