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犖犖漢三明,浦雪江風(fēng)爾許情
出自宋代魏了翁《王常博寄示沌路七詩李肩吾用韻為予壽因次韻》:
來時犖犖漢三明,浦雪江風(fēng)爾許情。
今度王郎隔湘水,夢余環(huán)佩玉玱琤。
注釋參考
犖犖
犖犖 (luòl(fā)uò) 分明貌;顯著的樣子 apparent;obvious;salient; conspicious 犖犖大端三明
(1).道教以日月星為天之三明,耳目口為人之三明,文章華為地之三明?!饵S庭內(nèi)景經(jīng)·五行》:“三明出華生死際?!?梁丘子 注:“天三明日月星,人三明耳目口,地三明文章華。是生死之際?!?/p>
(2).指三個人。指 東漢 “ 涼州 三 明 ?!薄逗鬂h書·段颎傳》:“ 熲 字 紀(jì)明 ……初 熲 與 皇甫威明 、 張然明 ,并知名顯達(dá),京師稱為 涼州 三 明 云?!?宋 黃庭堅 《次韻劉景文登鄴王臺見思》之四:“路尋西九曲,人似 漢 三 明 。”
(3).指三個人。指 晉 代“中興三明”?!稌x書·諸葛恢傳》:“ 諸葛恢 字 道明 …… 穎川 荀闓 字 道明 , 陳留 蔡謨 字 道明 ,與 恢 俱有名譽(yù),號曰‘中興三明’。人為之語曰:‘京都三 明 各有名, 蔡 氏儒雅 荀 葛 清。’”
(4).佛教語。指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段倪x·王屮<頭陀寺碑>》:“氣茂三明,情超六人?!?李周翰 注:“三明,謂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序》:“至於一乘二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 西域 備詳,東土靡記?!眳⒁姟?三達(dá) ”。
爾許
猶言如許、如此。《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浩周 之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此鼠子自知不能保爾許地也。” 宋 楊萬里 《自音聲巖泛小舟下高溪》詩:“舟穩(wěn)何妨小,波恬爾許平?!?郭沫若 《南冠草》附錄《夏完淳》:“故余意以為《吳志》較為真切,且倉卒自縊之人,不會有爾許閑暇咬文嚼字也?!?/p>
魏了翁名句,王常博寄示沌路七詩李肩吾用韻為予壽因次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