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酬劉和州戲贈》:
錢唐山水接蘇臺,兩地褰帷愧不才。
政事素?zé)o爭學(xué)得,風(fēng)情舊有且將來。
雙蛾解佩啼相送,五馬鳴珂笑卻回。
不似劉郎無景行,長拋春恨在天臺。
注釋參考
錢唐
見“ 錢塘 ”。
山水
山水 (shānshuǐ) 山上流下來的水 water from a mountain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fēng)景 mountains and rivers 山水相連 指山水畫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of mountains and waters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qū)?蜀道山水,始創(chuàng)山水之體,自為一家?!?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蘇臺
(1).即 姑蘇臺 。又名 胥臺 。在 蘇州 西南 姑蘇山 上。相傳為 春秋 時 吳王 闔廬 所筑, 夫差 于臺上立 春宵宮 ,作長夜之飲。 越國 攻 吳 , 吳 太子 友 戰(zhàn)敗,遂焚其臺。 唐 王勃 《乾元殿頌》:“風(fēng)寒 碣館 ,露慘 蘇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九·宋人絕句》:“行人悵望 蘇臺 柳,曾與 吳王 掃落花?!?/p>
(2).因 蘇臺 地處 蘇州 ,故亦用以借指 蘇州 。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八:“ 蘇 有 姑蘇臺 ,故 蘇州 謂之 蘇臺 。” 清 趙翼 《到家正值山茶花盛開》詩:“尋春步屐遍 蘇臺 ,帶得餘香轉(zhuǎn)櫂回?!?陳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書樓夜坐雜感》詩:“ 浙江 潮猛 蘇臺 燼,意向 吳淞江 口行。”參見“ 姑蘇臺 ”。
兩地
(1).兩處;兩個地方。 南朝 梁 何遜 《與胡興安夜別詩》:“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唐 元稹 《齊煚饒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兩地之憂,佇聽二天之諺?!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跋胛?何玉鳳 遇見這位 安伯父 ,兩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見‘不求人’的這句話斷説不起。” 魯迅 許廣平 有《兩地書》。如:他們分居兩地多年了。
(2).猶兩府。借指中書省、樞密院。 宋 無名氏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子京兩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詩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長為兩地愁?!怨磐?,竟不登兩地,愁憤而薨,人以為此詩之讖也?!?宋 范仲淹 《答手詔條陳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兩地,所宜盡心,為國家諸事建明,不得顧避?!?/p>
褰帷
亦作“ 褰幃 ”。1.撩起帷幔。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開車褰幃,周章城邑。”《南史·后妃傳上·潘淑妃》:“帝好乘羊車經(jīng)諸房, 淑妃 每莊飾褰帷以候。”《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七:“隨起身褰帷拂枕,疊被鋪牀。”
(2).《后漢書·賈琮傳》:“ 琮 為 冀州 刺史。舊典,傳車驂駕,垂赤帷裳,迎於州界。及 琮 之部,升車言曰:‘刺史當(dāng)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焙笠蛞浴板结 睘楣倮艚咏傩眨瑢嵤┝??!读簳⑿⒕b傳》:“方且褰帷自厲,求瘼不休?!?宋 王禹偁 《擬除開封縣令可鄭州刺史》:“以爾具官某,宰予赤縣,綽有政聲,宜旌墨綬之賢,用布褰帷之化?!?清 陳夢雷 《贈臬憲于公》詩:“褰幃 巴子國 ,攬轡墊 江 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