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施公潭》:
盤巖復(fù)轉(zhuǎn)溪,磴道入云微。
斷巘雙屏立,垂泉一劍飛。
浮空交彩翠,濺遠(yuǎn)亂珠璣。
啼穴饑鼯出,翹灘宿鷺歸。
寒光清徹骨,晚氣潤(rùn)沾衣。
東谷牛羊下,搖鞭去夕暉。
注釋參考
寒光
寒光 (hánguāng) 慘白令人心寒的光 chilling 寒光一閃,刀已出鞘徹骨
徹骨 (chègǔ) 深透入骨,比喻程度極深 to the bone 寒風(fēng)徹骨晚氣
(1).暮色;日暮時(shí)的景象。 南朝 宋 謝莊 《北宅秘園》詩(shī):“夕天霽晚氣,輕霞澄暮陰?!?唐 陳子昂 《峴山懷古》詩(shī):“野樹蒼煙斷,津樓晚氣孤?!?郭沫若 《脫離jiang{1-1}介{1~1}石以后》七:“ 下關(guān) 車站附近的一帶平原, 紫金山 、 獅子山 等一帶峰巒,沉默在清冷的晚氣中,的確是給人以一種偉大的印象?!?/p>
(2).指晚秋的天氣。 唐 崔善為 《九月九日》詩(shī):“菊花催晚氣,萸房辟早寒?!?/p>
文同名句,施公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