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造《和陶淵明二十首》:
少從師友間,雅意效一得。
中年彈塵冠,欲起復(fù)回惑。
初無輔是具,吾責(zé)良易塞。
即今禹紹舜,群俊萃王國。
注釋參考
中年
中年 (zhōngnián) 人生的一個時期,一般指40—65歲,也有指35—55歲 middle age 人到中年 中期 medium term起復(fù)
起復(fù) (qǐfù) reassume office 古時官員服父母喪守期未滿即ying{1|1}召赴任官職。明清時專指服父母喪期滿后重新復(fù)出做官 舊指官員被革職后復(fù)出回惑
(1).迷惑;惶惑。《后漢書·荀悅傳》:“肅恭其心,慎修其行,內(nèi)不回惑,外無異望,ze{1~1}民志平矣。”《宋書·周朗傳》:“ 嶠 ( 周嶠 )素懼怯,回惑不知所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相公》:“巫錯愕不知所從出。正回惑間,又一石子落,中巫。”
(2).猶豫。《魏書·裴叔業(yè)傳》:“意計回惑,自無所成?!薄赌鲜贰ぶx朓傳》:“ 東昏 失德, 江祏 欲立 江夏王 寳玄 ,末更回惑?!?/p>
疑惑;彷徨?!妒斑z記·洞庭山》附 南朝 梁 蕭綺 錄:“或有乍無,或同乍異,故使覽者迴惑而疑焉?!?北周 庾信 《象戲賦》:“猶豫樞機(jī),嫌疑涇渭,顧望迴惑,心情怖畏?!?唐 元稹 《裴注侍御史制》:“遇朝廷渴用之日,又安可迴惑顧慮於豪黠。”
陳造名句,和陶淵明二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