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阿堵物,見惡寧馨兒
出自宋代李曾伯《和清汀蔣省干酒色財氣韻》:
綱者棄魚小,錯人貪鹿肥。
不見阿堵物,見惡寧馨兒。
銅山變荊棘,錦帳啟藩籬。
萬物與同毀,千駟吾何為。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身就不見了阿堵物
阿堵物 (ā dǔwù) 指錢。 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世說新語·規(guī)箴》見惡
看到壞的事物。《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p>
被憎嫌。《左傳·哀公二十年》:“ 黯 也進不見惡,退無謗言?!薄墩撜Z·陽貨》:“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寧馨兒
寧馨兒 (níngxīn ér) 原意是“這樣的孩子”,后來用來贊美孩子或子弟 praise for a good child 何物老嫗,生寧馨兒!——《晉書·王衍傳》李曾伯名句,和清汀蔣省干酒色財氣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