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與吳俗尚,吳俗多文身
出自宋代梅堯臣《寄題蘇子美滄浪亭》:
聞買滄浪水,遂作滄浪人。
置亭滄浪上,日與滄浪親。
宜曰滄浪叟,老向滄浪濱。
滄浪何處是,洞庭相與鄰。
竹樹種已合,魚蟹時可緡。
春羹芼白菘,夏鼎烹紫蓴。
黃柑摘霜晚,香稻炊玉新。
行吟招隱詩,懶戴醉中巾。
憂患兩都忘,還往誰與頻。
昨得滁陽書,語彼事頗真。
曩子初去國,我勉勿迷津。
四方不可之,中土百物淳。
今子居所樂,豈不遠埃塵。
被發(fā)異泰伯,結(jié)客非春申。
莫與吳俗尚,吳俗多文身。
蛟龍刺兩股,未變此遺民。
讀書本為道,不計賤與貧。
當須化閭里,庶使禮義臻。
注釋參考
俗尚
世俗的風尚。 唐 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然閔其棄俗尚而從於寂寞之道,以之爭名於時也?!?宋 陸游 《跋花間集》之二:“久而自厭,然梏於俗尚,不能拔出?!薄睹魇贰の饔騻魅跛共亍罚骸拔┮蚱渌咨校蒙交瘜樯?,乃遣使廣行招諭?!?李大釗 《平民主義》五:“見了這些分裂的現(xiàn)象,都湊集在一個時代,凡在這個時代所制的器物,所行的俗尚,都帶著分裂的色采,就說現(xiàn)在的時代是分裂的時代?!?/p>
文身
文身 (wénshēn) 在人的皮膚上刺繪出有顏色的花紋或圖形 tattoo 斷發(fā)文身梅堯臣名句,寄題蘇子美滄浪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