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共待漏,清鑒各披云
出自唐代蘇味道《使嶺南聞崔馬二御史并拜臺郎》:
振鷺齊飛日,遷鶯遠(yuǎn)聽聞。
明光共待漏,清鑒各披云。
喜得廊廟舉,嗟為臺閣分。
故林懷柏悅,新幄阻蘭薰。
冠去神羊影,車迎瑞雉群。
遠(yuǎn)從南斗外,遙仰列星文。
注釋參考
明光
(1).日光。亦指白日,太陽。 南朝 宋 鮑照 《學(xué)劉公干體》詩之五:“白日正中時,天下共明光?!?南朝 梁武帝 《東飛伯勞歌》:“南窗北牖掛明光,羅幃綺帳脂粉香?!?/p>
(2).鎧甲名。鐵鎧。 三國 魏 曹植 《上先帝賜鎧表》:“先帝賜臣鎧:黑光、明光各一領(lǐng)?!?/p>
(3).明亮;光亮。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金膏滅明光,水碧綴流溫?!薄毒劳ㄑ浴ば》蛉私疱X贈年少》:“小夫人將一串一百單八顆西珠數(shù)珠,顆顆大如雞荳子,明光燦爛?!?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倆的雨衣都讓雨水洗得明光發(fā)亮。”
(4).指神話中晝夜常明的 丹丘 。《楚辭·王褒<九懷·通路>》:“朝發(fā)兮 蔥嶺 ,夕至兮 明光 ?!?王逸 注:“暮宿東極之 丹巒 也。”《楚辭·遠(yuǎn)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舊鄉(xiāng)” 漢 王逸 注:“因就眾仙於 明光 也, 丹丘 晝夜常明也。《九懷》曰‘夕宿乎 明光 ’, 明光 即 丹丘 也?!卑?,《九懷》中之 丹巒 即 丹丘 。
(5). 漢 代宮殿名。后亦泛指朝廷宮殿。 唐 武元衡 《出塞作》詩:“要須灑掃龍沙凈,歸謁 明光 一報恩?!?宋 蘇軾 《次韻錢穆父》:“老入 明光 踏舊班,染鬚那復(fù)唱《陽關(guān)》?!?清 陳夢雷 《秋興》詩之八:“當(dāng)年起草侍 明光 ,鱸鱠娛親請尚方?!眳⒁姟?明光殿 ”。
待漏
待漏 (dàilòu) 指封建時代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時刻。漏:銅壺滴漏,古代計時器,此處代指時間 minister of a monarchy in feudal China wait for going to court before dawn …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紅樓夢》清鑒
亦作“ 清監(jiān) ”。1.明察;高明的鑒別力。 晉 葛洪 《抱樸子·至理》:“識變通於常事之外,運清鑒於玄漠之域?!薄侗笔贰ば列蹢顧C等傳論》:“ 懷哲 體有清監(jiān), 德源 雅業(yè)無虧?!?唐 杜甫 《洗兵馬》詩:“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明 李東陽 《<葉文莊公集>序》:“在部曹清鑒雅操,始終不貳?!?清 李天馥 《<溉堂集>序》:“顧予初知 豹人 時,見其所選 明 四家詩,服其清鑒。”
(2).請對方鑒察的敬語。用于書信。如:敬祈清鑒。
披云
(1).撥開云層。 漢 徐干 《中論·審大臣》:“ 文王 之識也,灼然若披云而見日,霍然若開霧而觀天?!?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天吳踴躍于重淵, 王喬 披云而下墜。” 明 文徵明 《寄許仲貽》詩:“幾回對月思 玄度 ,安得披云見 士龍 ?!卑矗?士龍 為 晉 陸云 字, 云間 人。因曾自稱“ 云間 陸士龍 ”,故云。
(2).敬詞。猶言大駕光臨。比之自天而降,故云。《北史·隱逸傳·徐則》:“故遣使人,往彼延請……希能屈己,佇望披云?!?/p>
(3).沖霄。亦以喻得志。 唐 薛逢 《席上酬東川嚴(yán)中丞敘舊見贈》詩:“昔記披云日,今逾二十年。聲名俱是夢,思舊半歸泉?!?明 高明 《琵琶記·杏園春宴》:“錦韉燦爛披云,銀鐙熒煌曜日?!?/p>
蘇味道名句,使嶺南聞崔馬二御史并拜臺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