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向敏中《春暮》:
恨別春歸酒滿杯,殘芳繚繞舊亭臺(tái)。
不甘淑景隨風(fēng)便,剛被炎光繼日催。
弱柳綠濃還易合,夭桃紅盡更難開。
明年復(fù)與君相約,重道陽和早到來。
注釋參考
不甘
不甘 (bùgān) 不肯;非心所愿 unwilling;unreconciled;not resigned to 不甘人下淑景
(1).美好的時(shí)光。 南朝 齊 謝朓 《七夕賦》:“嗟斯靈之淑景,招好仇於服箱?!?/p>
(2).美景。 南朝 宋 鮑照 《代悲哉行》:“羈人感淑景,緣感欲回轍。” 唐 駱賓王 《晦日楚國(guó)寺宴序》:“羣賢把古人之清風(fēng),翫新年之淑景?!?后蜀 歐陽炯 《鳳樓春》詞:“因想玉郎何處去,對(duì)淑景誰同?” 明 陳子龍 《苑中》詩之一:“神區(qū)麗縹緲,淑景澹浮沉。” 蘇曼殊 《耶婆提病中未見公見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曠處士》詩:“ 江 南春已晚,淑景付冥莫?!?/p>
(3).指春光。 唐 魏徵 《奉和正日臨朝應(yīng)詔》:“淑景輝雕輦,高旌揚(yáng)翠煙。”《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五郊樂章》:“淑景遲遲,和風(fēng)習(xí)習(xí)?!?宋 柳永 《斗百花》詞之二:“遠(yuǎn)恨緜緜,淑景遲遲難度?!?明 沉仕 《思情》套曲:“ 建安 才, 河陽 貌,從一去卻無消耗。比及將淑景初交,驀又把芳時(shí)過了。”
指日影。景,同“ 影 ”。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號(hào)》:“香飄合殿春風(fēng)轉(zhuǎn),花覆千官淑景移。”
風(fēng)便
(1).猶順風(fēng)。 唐 羅隱 《秋日有寄姑蘇曹使君》詩:“水寒不見雙魚信,風(fēng)便惟聞五袴謳。”《宋史·陳堯叟傳》:“海北岸有 遞角場(chǎng) ,正與 瓊 對(duì),伺風(fēng)便一日可達(dá)?!?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海運(yùn)》:“其 淮安 至 天津 ,以道計(jì)三千三百里,風(fēng)便兩旬可達(dá)?!?/p>
(2).便利,方便。 明 唐順之 《與張西磐尚書》:“此亦所以接續(xù)天地間善人氣脈于無窮也,何如何如,風(fēng)便惟不靳遠(yuǎn)教是望?!?清 李漁 《蜃中樓·寄書》:“原來是 藐山 頭 姑射 仙,降幽居甚風(fēng)便?!?/p>
炎光
(1).陽光?!段倪x·揚(yáng)雄<劇秦美新>》:“震聲日景,炎光飛響。” 李善 注:“炎光,日景也?!?南朝 齊 謝朓 《夏始和劉孱陵》:“春色卷遙甸,炎光麗近邑?!?唐 韓愈 孟郊 《納涼聯(lián)句》:“熙熙炎光流,竦竦高云擢?!?/p>
(2).暑氣。 宋 柳永 《二郎神》詞:“炎光謝,過暮雨、芳?jí)m輕灑?!?宋 李清照 《采桑子》詞:“晚來一陣風(fēng)兼雨,洗盡炎光。”
(3).指 漢 德, 漢 皇朝?!段倪x·曹植<王仲宣誄>》:“會(huì)遭陽九,炎光中矇?!?張銑 注:“炎光,謂 漢 也?!薄稌x書·劉元海載記》:“我 世祖光武皇帝 誕資圣武,恢復(fù)鴻基…… 顯宗孝明皇帝 、 肅宗孝章皇帝 累葉重暉,炎光再闡?!眳⒁姟?炎漢 ”。
火焰;光焰。炎,通“ 焰 ”。 漢 劉楨 《贈(zèng)五官中郎將》詩:“眾賓會(huì)廣坐,明鐙熺炎光?!?晉 潘尼 《火賦》:“衝風(fēng)激揚(yáng),炎光奔逸?!?唐 方干 《酬將作于少監(jiān)》詩:“由來至寳出毫端,五色炎光照室寒?!?/p>
繼日
連日。 宋 柳永 《古傾杯》詞:“追思往昔年少,繼日恁、把酒聽歌,量金買笑。”《續(xù)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四年》:“ 韓琦 、 曾公亮 言:‘……本朝自祖宗以來,繼日臨朝,宰臣奏事。’”
向敏中名句,春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