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戴復(fù)古《所聞》:
北風(fēng)如許急,亦使客心寒。
近得襄陽報(bào),仍聞蜀道難。
三杯中夜酒,一枕幾時(shí)安。
江上兩都督,何人上將壇。
注釋參考
陽報(bào)
在人世間得到的報(bào)應(yīng)。與“陰報(bào)”相對?!痘茨献印と碎g訓(xùn)》:“夫有陰德者,必有陽報(bào),有陰行者,必有昭名。”《世說新語·德行》“古之美談”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注:“母曰:‘夫有陰德,必有陽報(bào),爾無憂也。’” 北周 庾信 《孫叔敖逢蛇贊》:“ 叔敖 朝出,容悴還家,母氏顧訪,知埋怪蛇。爾有陰德,陽報(bào)將加。終為 楚 相,卒有榮華。”參見“ 陰報(bào) ”。
蜀道難
(1).樂府《瑟調(diào)曲》名。 南朝 梁簡文帝 、 劉孝威 等均有此作, 唐 李白 所作尤有名?!稑犯娂は嗪透柁o十五·瑟調(diào)曲五》引 唐 吳兢 《樂府解題》:“《蜀道難》備言 銅梁 、 玉壘 之阻,與《蜀國絃》頗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五·瑟調(diào)曲五》引《尚書談錄》:“ 李白 作《蜀道難》以罪 嚴(yán)武 ,后 陸暢 謁 韋南康 皋 於 蜀郡 ,感 韋 之遇,遂反其詞作《蜀道易》云:‘蜀道易,易於履平地?!?/p>
(2).謂入 蜀 道路的艱難。 清 洪昇 《長生殿·驚變》:“在深宮兀自嬌慵慣,怎樣支吾 蜀 道難!我那妃子呵,愁殺你玉軟花柔要將途路趲。” 清 張問陶 《高碑店垂絲古柳》詩:“平原繫馬五更寒,萬里重來 蜀 道難?!?/p>
戴復(fù)古名句,所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