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齊己《言詩》:
畢竟將何狀,根元在正思。
達人皆一貫,迷者自多岐。
觸類風(fēng)騷遠,懷賢肺腑衰。
河橋送別者,二子好相知。
注釋參考
河橋
(1).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陜西省 大荔縣 東 大慶關(guān) 與 山西省 永濟縣 西 蒲州鎮(zhèn) 之間 黃河 上。 戰(zhàn)國 秦昭襄王 建。 黃河 上建橋始于此。 唐 通稱 蒲津橋 。《史記·秦本紀》:“﹝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橋 ?!?張守節(jié) 正義:“此橋在 同州 臨晉縣 東,渡 河 至 蒲州 ,今 蒲津橋 也?!?唐 楊炯 《李懷州墓志銘》:“ 昭襄王 始作 河橋 , 穆天子 至於 雷首 ?!?/p>
(2).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貴德縣 南 黃河 上?!逗鬂h書·西羌傳·滇良》:“﹝ 貫友 ﹞遂夾 逢留大河 筑城塢,作大航,造 河橋 ,欲度兵擊 迷唐 ?!焙?吐谷渾 、 吐蕃 皆建橋于此。
(3).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縣 西南、 孟津縣 東北 黃河 上。 晉 泰始 中 杜預(yù) 以 孟津 渡險,始建浮橋于 富平津 ,世稱 河橋 。 唐 通稱 河陽橋 ?!稌x書·杜預(yù)傳》:“ 預(yù) 又以 孟津 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 河橋 于 富平津 ?!薄吨軙x蕩公護傳》:“從 太祖 、擒 竇泰 、復(fù) 弘農(nóng) ,破 沙苑 、戰(zhàn) 河橋 ,并有功?!?/p>
(4).橋梁。 北周 庾信 《李陵蘇武別贊》:“河橋兩岸,臨路悽然?!?唐 杜牧 《代人寄遠》詩之一:“河橋酒斾風(fēng)軟,候舘梅花雪嬌?!薄抖古镩e話·虎丘山賈清客聯(lián)盟》:“路出山塘景漸佳,河橋楊柳暗藏鴉?!?/p>
送別
送別 (sòngbié) 送遠行的人啟程,跟他告別 see sb. off;give a send-off party 送別同學(xué)相知
相知 (xiāngzhī) 互相了解,知心 be well acquainted with each other 互相知心的朋友 bosom friend;great friend 與三四個相知方才吃得數(shù)杯,則聽得街上鬧炒炒?!毒┍就ㄋ仔≌f》齊己名句,言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元閱讀安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