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祥符寺九曲觀燈》:
紗籠擎燭迎門入,銀葉燒香見客邀。
金鼎轉(zhuǎn)丹光吐夜,寶珠穿蟻鬧連宵。
波翻焰里元相激,魚舞湯中不畏焦。
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夢魂銷。
注釋參考
紗籠
(1).紗制燈籠。 唐 白居易 《宿東亭曉興》詩:“溫溫土爐火,耿耿紗籠燭?!?宋 高觀國 《御街行·賦轎》詞:“歸來時(shí)晚,紗籠引道,扶下人微醉?!?元 張子堅(jiān) 《得勝令》曲:“錦衣搭白馬,紗籠照道行。” 清 納蘭性德 《生查子》詞:“獨(dú)夜背紗籠,影著纖腰畫。”
(2).謂以紗蒙覆貴人、名士壁上題詠的手跡,表示崇敬。典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 王播 少孤貧,嘗客 揚(yáng)州 惠昭寺 木蘭院 ,隨僧齋飡。諸僧厭怠, 播 至,已飯矣。后二紀(jì), 播 自重位出鎮(zhèn)是邦,向之題已碧紗幕其上。 播 繼以二絶句曰:‘……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焙笥米髟娢某霰姷馁澰~。 宋 劉過 《沁園春·題黃尚書夫人書壁后》詞:“記 東坡 賦就,紗籠素壁, 西山 句好,簾捲晴珠。” 清 李漁 《憐香伴·議遷》:“他日重來,駟馬難容。四壁佳篇,早著紗籠?!?寧調(diào)元 《柬蛻庵三什》詩之三:“偶栽紅豆便盈枝,仗汝紗籠壁上詞?!?/p>
(3).猶紗罩。舊時(shí)婚禮中新娘罩面的紗巾。 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婚鬧》:“你們都迴避,好待我揭去紗籠看阿嬌?!薄短煊昊ā返谌兀骸暗軅冸m在來觀看,紗籠罩面怎分明?”
(4).馬來語saron的音譯。 東南亞 一帶用以圍裹身體的長布,為服飾之一。 許杰 《兩個(gè)青年》:“那 馬來 人是披著純白的紗籠,紗籠的一端,從左邊的背部圍過右邊的頸際,再披了下來?!?/p>
(5).法語salon的音譯??蛷d。今多譯作“沙龍”。十七世紀(jì)末葉和十八世紀(jì) 巴黎 文人常接受貴族婦女的招待,在客廳集會(huì)。因指文人雅士的清談場所。 魯迅 《二心集·關(guān)于翻譯的通信》附J·K來信:“這種人物如果不徹底的脫胎換骨,始終只是‘紗籠’(salon)里的哈吧狗?!?瞿秋白 《普洛大眾文藝的現(xiàn)實(shí)問題》:“她想一腳跨進(jìn)摩登化的貴族廳堂--在所謂‘紗籠’里去和當(dāng)代名流‘較一日之短長’。”
迎門
(1).迎候于門。語出《詩·小雅·蓼蕭》“既見君子,鞗革忡忡” 漢 鄭玄 箋:“諸侯燕見天子,天子必乘車迎于門?!?唐 韓愈 《平淮西碑》:“ 蔡 之卒夫,投甲呼舞; 蔡 之婦女,迎門笑語?!?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熙朝樂事》:“ 黃子常 《賣花聲》詞云:……迎門爭買,早斜簪云髻。”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邵女》:“女迎門而勸,令詣嫡所?!?/p>
(2).當(dāng)門。 陳登科 《風(fēng)雷》第一部第十六章:“ 祝永康 站在迎門,對 陸素云 的舉動(dòng),看得非常真切?!?/p>
銀葉
(1).銀片?!端问贰ね鈬鴤魑濉りA婆國》:“剪銀葉為錢博易,官以粟一斛二斗博金一錢。” 明 張居正 《恭謝賜問疏》:“今日伏蒙圣恩……頒賜銀八寶四十兩,銀葉二十兩?!?/p>
(2).指用銀片制成的茶盞、熏籠等類器物。 宋 陸游 《初寒在告有感》詩:“香暖候知銀葉透,酒清看似玉船空?!?/p>
燒香
燒香 (shāoxiāng) 拜神佛時(shí)點(diǎn)著香插在香爐中 burn joss sticks (before an idol) 燒香拜佛 比喻為求人辦事而請客送禮 bribe 有些地方風(fēng)氣不正,辦事得先燒香見客
接待來賓。 郭沫若 《羽書集·把精神武裝起來》:“普遍的一桌席起碼要上三十元才可以見客,古人所謂‘一食破中人之產(chǎn)’者,現(xiàn)在大家都見慣不驚,而且競相比賽。”
蘇軾名句,祥符寺九曲觀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魔方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