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杜甫《偶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騷人嗟不見,漢道盛于斯。前輩飛騰入,馀波綺麗為。
后賢兼舊列,歷代各清規(guī)。法自儒家有,心從弱歲疲。
永懷江左逸,多病鄴中奇。騄驥皆良馬,騏驎帶好兒。
車輪徒已斫,堂構(gòu)惜仍虧。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
緣情慰漂蕩,抱疾屢遷移。經(jīng)濟(jì)慚長(zhǎng)策,飛棲假一枝。
塵沙傍蜂蠆,江峽繞蛟螭。蕭瑟唐虞遠(yuǎn),聯(lián)翩楚漢危。
圣朝兼盜賊,異俗更喧卑。郁郁星辰劍,蒼蒼云雨池。
兩都開幕府,萬(wàn)宇插軍麾。南海殘銅柱,東風(fēng)避月支。
音書恨烏鵲,號(hào)怒怪熊羆。稼穡分詩(shī)興,柴荊學(xué)土宜。
故山迷白閣,秋水隱黃陂。不敢要佳句,愁來(lái)賦別離。
注釋參考
車輪
車輪 (chēlún) 用金屬、木料或其他堅(jiān)固材料做的圓形構(gòu)架,其中心有一輪轂,接在或掛在軸上,可以繞軸旋轉(zhuǎn) wheel of a vehicle堂構(gòu)
亦作“ 堂搆 ”。 1.語(yǔ)出《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gòu)?!?孔 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gòu)立屋乎?”意謂父親要蓋房子,并已確定房子的蓋法,而兒子卻不肯去筑堂基,蓋房子。后以“堂構(gòu)”比喻繼承祖先的遺業(yè)。 漢 蔡邕 《司空文烈侯楊公碑》:“公祗服弘業(yè),克丕堂構(gòu)。小乃不敢不慎,大亦不敢不戒?!?宋 范仲淹 《田公墓志銘》:“二子……并克奉堂搆,有能政于四方?!?清 黃宗羲 《明司馬澹若張公傳》:“俟疆宇廓清,再完堂構(gòu),未為遲也?!?/p>
(2).房舍。 晉 陸機(jī) 《嘆逝賦》:“悼堂搆之頽瘁,慜城闕之丘荒。” 明 汪廷訥 《獅吼記·談禪》:“他風(fēng)流慷慨世間稀,選勝誅茅堂搆美?!?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淮南宴客記》:“偕同事數(shù)友,詣其宅,堂構(gòu)爽塏,樓閣壯麗?!?/p>
(3).比喻門戶派別。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夫 周 末諸子,生與 孔 氏同時(shí),各從其志,自立堂構(gòu)?!?/p>
杜甫名句,偶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