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緣識(shí)》:
法演雙林下,凡情世眼觀。
澹煙光雨際,孤月凈云端。
意思皆時(shí)暫,縱橫大教寬。
含情能息慮,物外不相干。
注釋參考
雙林
(1).指 釋迦牟尼 涅槃處。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法云寺》:“神光壯麗,若金剛之在雙林?!?周祖謨 校釋:“佛在 拘尸那城 阿夷羅跋提河 邊娑羅(sala)雙樹前入般湼槃(見《大般湼槃經(jīng)》)。在今 印度 北方Kasia(距Gorakhpur約三十二英里)?!?南朝 梁元帝 《荊州長(zhǎng)沙寺阿育王像碑》:“然俱冥四德,脫屣雙林;示表金棺,現(xiàn)焚檀槨?!?唐 王勃 《釋迦佛賦》:“雙林告滅,演摩訶般若之教,示阿耨多羅之訣?!眳⒁姟?雙樹 ”。
(2).借指 釋迦牟尼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jīng)論》:“別於方等深經(jīng),領(lǐng)括樞要,源發(fā)般若,流貫雙林?!?唐 姚合 《贈(zèng)王山人》詩(shī):“既能施六度,了悟達(dá)雙林。”
(3).借指寺院。 唐 韓翃 《題龍興寺澹師房》詩(shī):“雙林彼上人,詩(shī)興轉(zhuǎn)相親?!?五代 齊己 《答陳秀才》詩(shī):“他年立名字,笑我老雙林?!?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司空曙》:“遷謫 江 右,多結(jié)契雙林,暗傷流景。”
凡情
凡人的情感欲望。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記》卷二:“ 劉夫人 又告 子良 曰:‘夫神仙雖通玄,感徹則易,但凡情虛微,不能招其感耳。’” 宋 趙令畤 《商調(diào)蝶戀花》詞:“麗質(zhì)仙娥生月殿。謫向人間,未免凡情亂。”《紅樓夢(mèng)》第一一一回:“因我看破凡情,超出情海,歸入情天,所以太虛幻境‘癡情’一司,竟自無人掌管?!?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凡情脫盡天情顯,自古為人當(dāng)自強(qiáng)?!?/p>
世眼
(1).佛、菩薩的異名。《無量壽經(jīng)》卷上:“今日世眼,住導(dǎo)師之行?!?慧遠(yuǎn) 義疏:“佛之異稱,能開世人眼,令見正道,故名世眼?!薄斗ㄈA經(jīng)·序品》:“讚妙光菩薩,汝為世間眼?!?晉 法顯 《佛國(guó)記》:“﹝佛﹞泥洹以來,一千四百九十七年,世間眼滅,眾生長(zhǎng)悲?!?/p>
(2).世俗的眼光;常人的眼光。 五代 齊己 《石竹花》詩(shī):“常嗟世眼無真鑒,卻被丹青苦相陷?!?明 王鏊 《震澤長(zhǎng)語·象緯》:“今以世眼觀之,日入則天晦,日出則天明,似天以日為光也?!?清 趙翼 《陽朔山》詩(shī):“胡為世眼無定準(zhǔn),憎者詆諆愛者羨?!?/p>
宋太宗名句,緣識(sh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