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佚名《公子重耳對秦客》:
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恒于斯,得國恒于斯。
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亦不可久也,時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圖之!” 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辭焉。
喪人無寶,仁親以為寶。
父死之謂何?又因以為利,而天下其孰能說之?孺子其辭焉!”公子重耳對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
身喪父死,不得與于哭泣之哀,以為君憂。
父死之謂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義。
”稽顙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顯以致命于穆公。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顙而不拜,則未為后也,故不成拜。
哭而起,則愛父也。
起而不私,則遠利也。
”
注釋參考
謂何
如何;為何?!对姟ば⊙拧す?jié)南山》:“赫赫 師尹 ,不平謂何!” 鄭玄 箋:“謂何,猶云何也。”《史記·禮書》:“ 孝文 好道家之學(xué),以為繁禮飾貌,無益於治,躬化謂何耳,故罷去之?!?張守節(jié) 正義:“是躬化節(jié)儉,謂何嫌耳,不須繁禮飾貌也?!薄稘h書·禮樂志》:“泊如四海之池,徧觀是邪謂何?”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謂何,當(dāng)如之何也。”
他志
別的想法、企圖。《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令尹 似君矣!將有他志,雖獲其志,不能終也。”《史記·吳太伯世家》:“於是 伍員 知 光 有他志,乃求勇士 專諸 ,見之 光 ?!薄度龂尽の褐尽ぴB傳》:“ 紹 不達大體,恐懼故出奔,非有他志也。”
佚名名句,公子重耳對秦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